第七百八十九章 司馬懿的應對(2 / 2)

想不出更好辦法的關平,最終同意了鄧艾的策略,分兵一萬給鄧艾,讓他往宛城發動試探性的進攻。

而鄧艾這一動,卻讓身在宛城的司馬懿,有點皺眉了。

其實吧,司馬懿根本沒有什麼陰謀詭計,他就是砸拖時間而已。

關於這一點,其實早在關平率領的襄陽前軍抵達新野的時候,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就曾經專門建議過司馬懿,要不要派兵層層阻截,不讓蜀賊靠近宛城。

甚至於,司馬昭自告奮勇,願意率領五千兵馬,前突至鄧縣,占領哪裡,就地防禦。

但司馬懿都拒絕了。

鄧縣這個地方吧,不是司馬懿不想占據,而是沒有必要立刻占據。

在上次北伐,蜀賊撤軍後,鄧縣基本就是處於一種三不管的境地,司馬懿沒有派人收複這個地方,蜀賊也沒有留下兵力防守,城內的百姓和官吏,也全都被徐庶和王基南遷回了襄陽.鄧縣近乎是空城一座。

這個地方,是司馬懿專門留出來的緩衝區,想要占領,隨時可以占領,沒有必要專門屯駐軍隊,這樣有分兵的嫌疑。

本來司馬懿手裡的駐軍兵力就不多,不過三萬人左右,防禦一個宛城還行,要是貿然分兵,有被敵人各個擊破的風險。

說到底,雖然在襄陽軍團看來,鄧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一個不錯的進攻橋頭堡,但在司馬懿的防禦戰略裡,鄧縣,就不是一個戰略要地。

鄧縣距離宛城還是有些遠了,一趟來回,即使是急行軍,也需要四五天的時間,對於宛城的防守策應,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這就是司馬懿不派兵占據鄧縣的理由。

而此番襄陽軍團的北上,在司馬懿看來,也不像是要全力進攻宛城的樣子。

出兵的兵力,隻有四萬餘人,打的雖然是蜀賊大將軍關羽的旗號,但根據偵騎和細作回報,蜀賊軍中幾乎沒有看到過關羽的身影,真正主持領軍作戰的人,是關羽之子關平。

雖然呢,根據這些年襄陽細作的回報,關羽確實身染重病,已經很久沒有在襄陽城內露麵了,他要是真的領兵出戰,用關平明麵領軍,自己在中軍帳養精蓄銳,調動士卒,也說的過去。

但司馬懿還是傾向性的認為,這次進攻宛城的蜀賊,真正的主帥,並不是關羽。

理由很簡單——關羽那個性子,多孤傲的一個人,就算他身體狀態不行,也不可能長時間躲在中軍帳不露麵,用兒子領兵的。

所以,司馬懿判斷,這就是蜀賊虛張聲勢,打著關羽的旗號,實際是關平率領的一部分襄陽軍而已。

而他們的戰略目的,基於以上情報判斷,司馬懿得出結論——這幫人,並不是要真的進攻宛城,大概率,是為了策應關中戰事,進行的圍魏救趙之舉而已。

關中的戰事發展,身在宛城的司馬懿,可比身在襄陽的關羽等人知道的更加詳細,再加上整個反攻關中的主框架是司馬懿製定的,因此他很清楚,目前關中的局勢到底如何。

雖然關中蜀賊不是沒有後手,但如今魏軍已經占儘了先機,就算蜀賊有後手,關中主帥張溪已經被牽製在了左馮翊,至少在右扶風這邊,蜀賊已經無力回天了。

因此,當襄陽軍團北上,試圖開辟第二戰場,策應關中右扶風地區的蜀賊時,司馬懿的應對策略就很簡單了。

堅守不出,不予交戰,拖延時間。

隻要等到關中戰事塵埃落定,那麼荊州蜀軍也不可能繼續在南陽呆著,必然不戰而退。

這麼做,不僅能在最大程度上保存自身的戰力,也能挫敗蜀賊圍魏救趙的陰謀,一舉兩得。

故此,當司馬昭提議分兵鎮守鄧縣的時候,司馬懿想都沒想的直接拒絕了。

隻要深溝壁壘,不與之戰,蜀賊能奈我何?!

但如今.鄧艾那小子帶領一萬人突然前突,往宛城方向而來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靠著一萬人就想攻打宛城?!

這種事情,司馬懿是不會信的,鄧艾那小子,一定是有著其他的目的。

這個小狐狸,不好對付著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