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各方反應(2 / 2)

當然,楊懷高沛兩個家夥得帶著,這倆屬於喂不熟的,都對他們那麼好了,這倆居然還給劉璋打小報告。

不能把自己的後路寄托在這兩個人的手裡。

楊懷高沛倒也沒有堅持,畢竟他們的使命就是協助劉備攻取漢中,所以劉備調他們出關,他們還真的就跟著去了。

劉備率領了一萬大軍,合並楊懷高沛在白水關的守軍,一共兩萬人,北進漢中。

張魯呢,自然也聽說了劉備要攻取漢中的消息,但張魯並不在意。

一個,漢中地形優勢明顯,易守難攻。

另一個,張魯在漢中推行了政教一體的體製,大大的增強了漢中百姓對他的支持力度,民心可用,兵力充足。

劉備以區區兩萬兵馬,就想進攻漢中,那是癡人說夢。

所以,張魯派了自己的弟弟張衛前往禦敵,但隻有一條,堅守不出。

劉備英雄之名早已傳遍天下,天下人可沒有幾個敢嘲笑劉備是“不知兵”的人,張魯也沒啥野心,隻要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

所以,張衛的領兵策略,就是固守城池,不與出戰。

劉備也不著急,反正他出兵就是給劉璋一個交代,而且這年月打仗,又是攻城戰,哪有那麼快的分出勝負的。

劉備也是不緊不慢的駐紮下營地,開始慢悠悠的打造攻城器具,做攻城的準備。

攻城戰嘛,打個一年兩年的都正常,反正糧草也是劉璋提供,自己依然可以一邊出征,一邊跟後方的世家大族們搞好關係,收買人心。

劉備等得起,張魯也等得起,劉璋等不起了啊。

大軍出征的糧餉都是他來提供的,要是一兩個月是沒事兒啊,這要是打個一兩年的,他劉璋哪裡受得了。

所以嘛,劉璋再三催促劉備攻城,而劉備每次都以準備不足加以推脫,鬨得劉璋心裡也是一肚子的火。

這時候,張鬆開始冒泡了。

不得不說,張鬆的偽裝真的不錯,到現在劉璋還認為張鬆是自己可以信任的彆駕,是自己重要的副手。

因此,張鬆向劉璋提議,如果實在不願意浪費現有軍糧的話,可以在把軍糧換成米倉中陳年的舊糧。

反正是用來備荒的,這些年巴蜀等地都連年豐收,這些舊糧也該淘換一下了。

劉璋想了一下,覺得張鬆說的對,而且陳糧也是糧,也是能吃的,送到前線當軍糧應該也沒什麼。

但劉璋忘了一點,那就是蜀中世家大族的貪婪,以及張鬆.張鬆就是個叛徒,能好心的給劉璋出這麼實在的主意?!

蜀中糧倉裡是有不少的陳米,但這些陳米嘛但凡還能吃的糧食,能出現在陳米的米倉裡,那也算是蜀中世家良心未泯了。

蜀中的政治格局實在是太亂了,亂到劉璋都有點控製不住的地步。

這個鍋,還得從劉焉入川的時候說起。

當初劉焉提出了廢史立牧的建議後,聽人說什麼蜀中有天子氣,然後就自薦為益州牧,跟劉表一樣,單身匹馬的上任了。

可等劉焉進入蜀中後發現,蜀中這邊的世家大族們,實在是太過於囂張,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也就算了,連自己都不放在眼裡。

而正好這個時候三輔大亂,很多雍涼二州的人逃難進入蜀中,這些人被蜀中人稱為東州人,加以排擠,鬨得東州人和益州人之間的矛盾很深。

劉焉立刻抓住機會,收攏東州人的人心,利用東州人組建了他直接控製的軍隊,稱為東州軍,利用東州軍鎮壓本地豪強,殺的蜀中世家們,那叫一個人頭滾滾。

因此,益州世家對劉焉的意見非常大,但因為砍不過人家,不得不暫時服軟,認可了劉焉的統治。

而後來,劉焉去世,劉璋繼位,益州以甘寧為首的本地豪強立刻反叛,想趁劉璋剛即位沒有威信,把劉璋和東州人都趕出益州。

然後就被劉璋學習他老爸的手段,利用東州人趙匙的勢力給平定了。

這時候,東州人勢力越來越大,引起了劉璋的警惕,再加上平定甘寧叛亂的趙匙覺得劉璋也不是軟柿子,為了自己的利益,趙匙又帶領東州軍反叛,而且這一反,直接波及所有蜀中三郡。

最後劉璋沒辦法,隻能是重新依靠益州本土世家的力量,平定了東州人的叛亂,也因此,益州世家重新回到了益州的政治中心。

之後的十幾年裡,劉璋一直是放任益州人打壓東州人,鬨得東州人對劉璋也失去了信任,而蜀郡中心的成都,自然也就成了益州世家的地盤。

劉璋因為是靠著益州本土派起來的,所以對益州豪強是非常放縱的,世家豪強橫行不法,欺壓百姓,劉璋全當沒看到。

這種情況下,劉璋倉庫裡的那些陳米要是還能保得住,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陳米畢竟是米糧,是可以用來賣錢的。

益州豪強,尤其是蜀郡的益州豪強,真的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根本不會在乎劉璋是不是清查糧倉,就算真的清查到了,劉璋也依然不會拿他們怎麼樣。

而張鬆作為益州豪強之一,當然知道現在蜀中糧倉的實際情況怎麼樣,所以才會給劉璋出這麼一個主意。

所以嘛,劉璋以為自己發往葭萌關的是陳米,其實發往葭萌關的米糧裡,至少有一半是已經發黴的穀殼,還能剩下一半的陳米,都算是蜀郡豪強手下留情的結果了。

而劉備對此,自然是大為光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