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中計慘敗(1 / 2)

“悔不聽仲權之言啊.”

好不容易逃回了孟津渡,司馬師立刻對夏侯霸道歉,出了這樣的感慨。

沒辦法啊,上當了啊.那個王昶,就是用撤兵為誘餌,引誘司馬師出兵追擊,然後蜀賊半路設伏,殺了司馬師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如果僅僅是追擊中伏的話,司馬師還不至於對夏侯霸出這種話來實在是這次輸的有點太慘了,慘不忍睹啊。

這兩人,一人帶領一萬士卒,一個追擊,一個接應,結果卻是一個都沒有跑得了,全都陷在了伏兵陷阱裡。

跟著出去了兩萬人,最後逃回孟津渡的士卒,連五千人都不到大敗而歸啊。

因此啊,在這個事情上,司馬師還是真的有必要跟夏侯霸道歉的。

一方麵,早前夏侯霸就不建議出擊,是司馬師自己忍不住,非要追擊,結果造成了這次慘敗。

另一方麵,這次要不是夏侯霸應變及時,恐怕司馬師就不是慘敗而歸,而是全軍覆沒了。

司馬師的道歉,是真誠的,可夏侯霸還真的不能接受司馬師的道歉.因為他也沒比司馬師好多少,他也是被人伏擊的那個人啊。

當初好聊,司馬師領兵追擊,而夏侯霸稍微落後個十裡左右的路程以作接應結果追了沒多久,前方斥候就回來傳令,司馬師已經追擊到了王昶撤軍的隊伍。

這倒不是什麼意外,畢竟司馬師出擊的還是很果斷快速的,能很快的追到蜀賊,非常正常。

而之後,根據前方斥候傳回的消息,是蜀將王昶領兵斷後,攔截住了司馬師的追兵。

這也不是什麼意外,以王昶的能力來,他既然選擇了撤軍,肯定會安排斷後,不可能輕易被司馬師追殺截殺的。

這種情況下,夏侯霸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主動出擊,配合司馬師一起擊破王昶的斷後步卒,然後追殺沒有了後衛防護的蜀賊。

另一個,是暫時按兵不動,一旦出現戰場意外的時候,夏侯霸也能及時接應到司馬師。

很顯然,以夏侯霸的性格來,他肯定是選擇鄰二種應對方式。

但是,這也沒持續多久,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司馬師就派人來後方傳令,要求夏侯霸儘快跟上,一起圍殲蜀賊。

理由很簡單,王昶確實安排了斷後部隊,但王昶隻率領了五千人來斷後,剩下的近兩萬人在張翼的率領下,正在急速後撤。

而司馬師是帶領著一萬人在追擊進攻,王昶兵力不足,隻能是邊戰邊退眼看著就要擋不住司馬師了。

這種情況下,司馬師肯定是希望夏侯霸趕緊的跟上來,一起儘快的擊潰王昶所部,然後合兵一處,一起追擊蜀賊退兵。

如果兵力太少的話,戰果也不會太大,會讓這群蜀賊的主力輕鬆撤走的。

再一個,如今局勢都已經這樣了,蜀賊的後翼斷後部隊都已經傷亡近千人了,還不見到蜀賊有什麼伏兵出現,可見蜀賊應該是沒什麼伏兵可言的。

再不追擊,可就真的錯過機會了。

司馬師派人前來傳令,明了前方的情況,而麵對這樣的情況,就算是夏侯霸,也是想不到任何不追擊的理由。

然後夏侯霸就領軍追了上去。

一開始還是追擊的很順利的,王昶根本擋不住夏侯霸和司馬師的聯手進攻。

但追著追著,追到孟津渡以南三十裡的地方,事情就不對勁了。

王昶和張翼兩人領軍撤過一座山坡後,從這個山坡後麵,突然出現了大隊的蜀軍。

是大隊蜀軍,但其實兵力也不算多,加起來大概就兩三千人而已,而且大部分還都是弩兵,隻有千餘饒苗刀兵守衛在這些弩兵前方。

就兵力和軍種配置而言,你要是伏兵吧,也行,但這麼點數量的伏兵,彆司馬師不在意,連夏侯霸都沒太在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