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兵力,還都是不能近戰的弓弩手,想要埋伏近兩萬魏軍,基本等於是癡人夢甚至司馬師懷疑,這是王昶在情急之下丟出來的棄子,隻是為了阻礙追兵於一時,好方便他們逃跑。
因此,司馬師是一點沒有猶豫的,繼續指揮士卒率先追擊。
弓弩手嘛,弓矢殺傷力是有的,但隻要快速接近,縮短距離,剩下的事情就是單方麵的屠殺而已,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威脅。
可.司馬師很快的就看到了黑壓壓的一片烏雲,用極快的速度,覆蓋了自己的前軍。
那是箭雨,遮蔽日一般的箭雨山坡上的兩千弓弩手,硬生生的射出了一萬弓弩手該有的弓矢群。
等司馬師反應過來的時候,他的前軍五百餘人,已經沒有幾個人是能站著的了。
而更要命的是,蜀賊的第二批箭矢打擊來的也非常的快,而且幾乎是沒有多少間隔時間。
麵對這樣的弓矢射擊速度和覆蓋範圍,哪怕司馬師要用以命換距離的方式強攻,恐怕也根本沒有近身的機會。
蜀賊的弩兵,怎麼就能打出如此大的箭矢覆蓋範圍,又如何能做到在這麼短的間隔內,連續發動攻擊的呢?!
這個問題,司馬師不懂,現在也不是搞明白的時候.攻是肯定攻不上去了,甚至再不走,隨著蜀賊的弓弩手前壓,自己的中軍主力都要被這群蜀賊的弓弩手的射程覆蓋了。
必須儘快撤退。
而就在司馬師下令撤湍時候,他卻發現,自己的兩翼,突然的出現了兩支部隊,兵力都在萬人左右,正在快速的從兩翼包抄過來。
一支部隊的旗號是“孟”,另一支部隊的旗號是“柳”.司馬師不用去考慮這兩個旗幟代表的主將是誰,他隻需要知道,王昶帶領的弘農郡兵裡,就沒有這兩個姓的領軍將軍。
很顯然,這兩支部隊,根本就不是弘農郡兵。
由此,司馬師得出了一個簡單明聊判斷——中計了。
司馬師意識到自己中計後,立刻下令回軍,儘快的去跟夏侯霸的接應部隊靠攏,兩家合力,趁著敵軍還沒有完成合圍前,儘快突圍。
可這個時候,王昶是不會輕易讓司馬師回撤的,他已經率領自己的弘農郡兵,反身又殺回來了。
而對於司馬師來,更加要命的是,他前腳才剛剛通知夏侯霸前進彙合,後腳自己就中計了現在夏侯霸也在司馬師的調動下,陷入到了包圍圈之內。
也就搭著夏侯霸的能力也不差,反應速度也夠快,在看到前軍司馬師所部的兩翼出現蜀軍的時候,立刻下令後軍停止前進,五千人就地設防,五千人跟隨自己去接應司馬師,這才給司馬師和夏侯霸保留了一線生機。
可脫身是脫身出來了,帶去的兩萬士卒,回來的隻有不到五千人,剩下的士卒,全陷在包圍網裡了。
沒辦法啊,蜀賊兵力太多了,幾乎是用五萬士卒在圍毆兩萬魏軍。
而魏軍中計被圍後,徹底陷入了混亂,整個軍心士氣完全沒了,除了夏侯霸留下來就地防守的五千士卒因為在戰場邊緣作戰,勉強還能保證一些戰鬥意誌外,剩下的魏軍士卒徹底亂套了。
再加上這一路撤回孟津渡,魏軍是反過來被蜀賊一路追殺還能有五千不到的士卒撤回孟津渡,已經算是夏侯霸及時應對的結果了。
為此,司馬師不得不一回來就跟夏侯霸道歉.這次真的是他太浪了,硬生生浪沒了一萬多士卒。
可夏侯霸其實也沒好到哪兒去啊。
如果司馬師是自己往坑裡跳的,他夏侯霸也一樣是有一隻腳踩到了坑裡,隻是有了司馬師的前車之鑒才勉強抽身而出都是慘敗而歸啊。
這事兒在司馬師這裡,是夏侯霸救了司馬師一命,但放在曹魏的子曹叡那裡,這倆貨都一樣,全都是敗軍之將。
最重要的是,一戰戰損了一萬五千人以上,軍心士氣大挫.接下來到底應該怎麼辦,這兩人也有些沒底了。
畢竟,兩人現在已經是搞清楚了,這次,是蜀賊大舉來援,而且領軍將領,是本來應該鎮守在荊州的下名將張溪。
張溪都已經出現在了孟津渡了,那麼接下來要打的,恐怕就不是簡單的洛陽攻防戰了。
蜀賊,恐怕是要有大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