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泰和陳群不一樣,他其實對大魏,並沒有什麼太深刻的感情。
陳泰出生的很晚,他從記事開始,自己的父親就已經是曹操麾下的重臣,他也沒有多少經曆亂世的記憶,而且隨著自己父親的權位越來越高,他的地位和待遇也變的越來越好。
因此,陳泰並不認為自己現在的一切,是曹魏朝廷給他帶來的能有現在的地位,陳泰覺得是依靠著自己的能力,靠著潁川陳氏的底蘊,是靠著自己父親的庇護得到的。
真的,如果不是陳群的家教很好,給陳泰灌輸了還算正確的價值觀,恐怕現在的陳泰,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堅守,而是舉郡而降。
現在陳泰還在堅守,隻是因為職責所在,也是作為一個儒者,他有自己的堅持和操守,跟是不是忠君愛國,沒有多少關係。
因此,陳泰雖然還沒有要順勢投降的想法,但是棄守潁川這個問題,其實陳泰也是考慮過的。
沒辦法啊,守不住啊。
麵對這麼大的兵力差距,以及已經相當不穩定的內部環境,陳群真的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守住潁川。
再者,潁川士族如果選擇投降季漢,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能夠保全家族利益的,而蜀漢那邊也不可能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對潁川世家太過逼迫這種情況下,他陳泰守不守潁川郡,對家族的影響也不會很大。
棄守潁川,退入兗州,保存實力繼續作戰,在陳群看來,其實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戰略選擇。
隻是,這麼做的話,陳泰以為,郭淮應該是不會同意的。
郭淮不同於陳泰啊,那可是大魏的老將,深受大魏兩朝君主厚恩的人.還沒開打就棄守潁川這種事情,陳泰覺得可行,但陳泰估計,郭淮不會認可。
為此,陳泰雖然一直有這個想法,但一直沒有在郭淮麵前提起,甚至,他也做好了在許昌堅守待援的準備。
可如今,郭淮這個老將軍,居然主動提出了讓高堂隆鎮守後路的事情這確實是讓陳泰感到很驚訝。
而郭淮呢,自然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作為一名戰略眼光還算出色的統帥,郭淮也很清楚,就現在潁川郡內部和外部的情況,都不適合用來堅守。
既然這樣的話,倒不如保存兵力後撤,儘量拉長蜀賊的後勤補給線,尋找蜀賊其他的破綻這才是一個軍事統帥應該做的事情。
但是呢,潁川郡這個地方吧,也不能不守。
畢竟,現在的征西大將軍司馬懿正在反攻洛陽,人就在鞏縣要是招呼都不打一聲的直接棄守潁川郡,把司馬征西的側翼完全暴露給蜀賊,那麻煩可就大了。
因此,郭淮給出的想法和建議,是暫時收縮兵力在許昌堅守一陣子,同時趕緊通報司馬懿,讓他撤軍回收過虎牢關到了那個時候,郭淮和陳泰就可以在潁川邊打邊撤,撤入兗州。
而在這種情況下,鄢陵的得失就非常重要了,這事關郭淮和陳泰的後撤路線,不能沒人防守讓高堂隆領兵進駐鄢陵的目的,也就在此。
陳泰在聽完了郭淮的想法後,對此也表示了認同,兩個人略作商議後,就開始征調各縣散布的郡兵,到許昌集結,全力防守。
而等到這兩人把各地郡兵都集結到許昌,做好死守準備的時候.這時候徐庶才剛剛領兵,抵達襄城。
沒辦法,十五萬兵馬的行軍速度,怎麼也快不起來的。
當徐庶率軍抵達襄城,從張嶷處得知最近潁川郡的兵力調動後,立刻明白了陳泰的戰略意圖。
行吧,既然你想死守,放棄了外圍防線,那麼自己不順手收了這些縣城,豈不是對不起你這片苦心?!
徐庶當即下令,全軍兵分三路。
北路軍由薑敘為統帥,王平為副將,以無當飛軍為前部,三萬秦州郡兵為中軍,北上搶占陽翟,長社兩縣,切斷許昌和潁川北部的聯係,然後在轉向東進,進攻潁川和陳留連接部的鄢陵,切斷潁川郡兵撤入陳留的退路。
中路軍由徐庶親自率領,帶領毋丘儉,胡遵等將,領兵十萬,渡過汝水和潁水,進駐潁陰,逼近許昌。
南路軍由寇封率領兩萬襄陽郡兵,配合龐德所部的兩萬涼州騎兵,沿著當年薑維繞道偷襲許昌的路線,一路攻略各縣,最後跟徐庶在許昌城下彙合。
你陳泰既然選擇堅守許昌,那麼我就成全你,徹底把許昌給包圍起來,看你這次還往哪兒跑。
安排妥當後,薑敘,寇封各領軍令,準備出發。
寇封和龐德的那一路,徐庶倒是不太擔心,畢竟那一路過去,真沒啥困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