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的建議,曹叡聽進去了。
當然,劉曄建議裡的隱藏含義,曹叡也同樣聽明白了。
劉曄其實是在委婉的告訴曹叡,如果河東地區尚在大魏手裡,那麼司馬懿這個河東世家大族的代表,他提出的戰略構想,依然還是站在大魏的立場上去思考的。
劉曄是非常認可司馬懿的才華的,但對於司馬懿的為人劉曄就有點不好了。
不能司馬懿的人品有多不好吧,隻是,司馬懿這個人跟世家大族之間的牽扯實在是太多了,他的立場如何,劉曄是真的不敢打包票。
如果先帝還在,那麼以司馬懿和先帝之間的私誼,以先帝對司馬懿的知遇之恩,可能司馬懿還能站在先帝這一邊.可當今的子,畢竟是曹叡。
曹叡對司馬懿,可真沒有多少恩遇可言。
以劉曄的猜測,如果到了需要司馬懿去抉擇的時候,他大概率是會選擇跟世家大族站在一起,而不是跟大魏子站在一起。
所以,當河東還在大魏手裡的時候,劉曄認為司馬懿是不太可能有二心的可哪河東不在大魏手裡,而在蜀賊手裡,或者的直白一點,當河東世家不再堅定的支持曹魏了,那司馬懿的決策是不是還以大魏利益為先,那可就不好了。
曹叡聽懂了劉曄話裡的含義,而且,這個含義的內容,其實在曹叡看來,並不是無的放矢。
先帝留給自己的四大顧命大臣裡,曹真,夏侯尚兩人是自家人,是自己生的助力。
而陳群這個人,雖然是潁川世家的代表,但常年在曹叡身邊出沒得陳群,曹叡對他也算是非常的了解,也信任陳群這個饒人品陳群確實代表著潁川世家的利益,但他同樣也站在了大魏朝堂的一邊。
這麼吧,哪要是大魏真的遭難了,潁川世家可能會拋棄大魏,但陳群這個人,還是會跟在曹叡身邊,一直走到最後的。
這點看饒眼光,曹叡還是有的。
就隻有司馬懿,曹叡其實一直沒有看透他。
一方麵,是因為司馬懿一直坐鎮地方,不太在曹叡的身邊,曹叡了解司馬懿,隻能是通過疏奏和他人描述.缺乏對司馬懿的直觀了解。
另一方麵曹叡其實對司馬懿,是有著一些內心的偏見的。
這裡麵不僅有早年那個“司馬十龍”的謠言影響,也有司馬懿的應對策略,幾次三番跟曹叡的想法背道而馳這給了曹叡一種不太好的印象。
就感覺這個司馬懿吧,雖然給出的策略都是不錯的,但是吧,就是跟我這個子的想法不搭。
如果不是曹叡還算是明君,懂得怎麼用人換個剛愎自用一點的主君,司馬懿哪裡能有現在的地位和權利。
因此,當劉曄暗示曹叡,司馬懿這個人是世家代表,當世家不穩的時候,司馬懿也不會穩當的時候,曹叡突然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找到了為什麼跟司馬懿不太合拍的原因了。
雙方的立場,雖然大部分一致,但終究還是有所不同的。
子有子的立場,世家有世家的利益訴求,當兩者合一的時候,司馬懿自然是忠臣良將,但當兩者不一的時候,司馬懿給出的策略,往往就不那麼符合曹叡的需要了。
這倒不是曹叡因此疑心司馬懿什麼,而且在這種微妙的關頭,曹叡就算真的對司馬懿有想法也不會付之行動.還得按照司馬懿的構想來做。
畢竟,劉曄也了,隻要河東不丟,司馬懿的戰略,還是心向大魏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猶豫了。
回到皇宮後,曹叡立刻召見了孫資,劉放,滿寵三人。
孫資和劉放兩人負責政務,曹叡召集他們過來,是要讓他們儘快的河北地區搜羅所有可用的船隻和撤軍所需物資。
而召集滿寵,是曹叡希望滿寵來出麵統籌整個撤軍接應的行動.畢竟這麼大的事情,沒有一個人統籌,根本不可能完成。
如今在朝中的這些文武官員們,除了滿寵外,真找不出第二個既能被曹叡信任,又有這個統兵能力的人了。
做完了這些安排,曹叡這才安坐下來,想了一下,從桌上的匣子裡拿出了一封疏奏。
這封疏奏,是曹爽彈劾司馬懿懼敵怯戰,擅自撤兵的疏奏曹叡認真想了一下後,最終又放回了匣子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