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撤軍計劃(2 / 2)

到底,曹叡還是沒有自己祖父那樣的霸氣,這份疏奏,其實最好的處置方式,就是跟曹操學習,燒毀了之。

但,曹叡到底沒有這樣的底氣,甚至出於一些考慮,曹叡依然保留了它,也許在將來必要的時候,曹叡可以拿出來一用.但現在,曹叡會暫時看不到它。

嗯,暫時!!!

但不管如何,曹叡還是給司馬懿下了明詔,允許他在必要的時候放棄兗州,撤軍河北相關的準備事宜,也在緊鑼密鼓的安排鄭

接到了曹叡的這封明詔之後,司馬懿總算是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子,到底還是英明的。

司馬懿當然可以臨陣決斷,他不是沒有這個能力,也不是沒有這個權利。

但主動放棄兗州,撤回河北這麼大的事情,自己決斷和有子背書,意義是決然不同的。

哪怕從戰後算賬來看,有了子背書,總比自己一個人扛責任,要來的輕的多。

而最重要的是,有了子明詔,司馬懿安排撤軍的時候,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順,不用擔心軍心士氣受到太大的影響。

自己撤軍,跟奉旨撤軍,對士卒來是不一樣的前者撤回去了還要擔心被朝廷追責,後者卻完全沒有這種顧慮。

有了名義,司馬懿現在要考慮的,就是撤軍方案了。

撤軍也是一門學問,不是下個命令,然後任由士卒突圍就算是撤軍的這麼撤軍,很容易從撤軍變成潰敗的。

需要提前做好計劃。

首先要撤的,肯定是濮陽的賈逵所部。

一方麵,是濮陽沒有直接受到蜀賊的進攻,濟陰郡的胡遵一直停留在定陶沒有北上,濮陽並沒有受到蜀賊的直接威脅,可以從容撤軍。

另一方麵,也因為胡遵沒有北上,濮陽方麵先撤軍的話,司馬懿也不用擔心側翼受到蜀賊的威脅。

至於賈逵是從白馬渡口撤軍,還是領兵前往延津渡口撤軍,這就看賈逵自己的抉擇了,不需要司馬懿去考慮。

等到濮陽撤軍差不多了,司馬懿才會選擇從長垣緩步撤軍,退入東郡。

而司馬懿在長垣一撤,正麵的鄧艾大軍必然尾隨而至,酸棗方麵,還有諸葛亮率領的大軍在圍攻,因此司馬懿必須先一步撤回酸棗,幫助郭淮穩定住側翼防守,然後才能繼續安排撤軍事宜。

等到後方大軍大部分都撤過黃河後,司馬懿才會和郭淮一起,退守孟津渡口,一邊阻擋蜀賊的圍攻,一邊安排最後的撤軍。

三步走的計劃,第一步和第二步其實都不難,真正麻煩的是最後一步.當魏軍大部分都撤過了黃河後,留下堅守延津渡口的守軍和將領,必然會麵臨蜀賊的強攻,一旦稍有不慎,可能就是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所以.其實司馬懿也沒有想好,到底是自己留下來斷後,還是安排其他人。

畢竟,算來算去,好像沒什麼合適的人選可以“賣”。

賈逵是第一批撤離到黃河對岸的人,撤軍後,也同樣需要賈逵到黃河對岸去組織士卒,維持士氣,就地建立防線,防止蜀賊在水軍的接應下順勢渡河,建立立足點。

所以,賈逵是賣不得的。

郭淮是大魏老臣了,這樣的人,如果他不主動站出來自己留下來,你還真的不能強求.否則的話,那些留在鄴城的大魏老臣們會怎麼想?!

司馬懿要是真的強行命令郭淮留下斷後,哪怕退過了黃河,恐怕在朝中願意幫他司馬懿話的人,也不會太多了。

而曹爽,曹宇,夏侯和這樣的人,後台太硬,都是宗親將領,司馬懿也不敢輕易留下來斷後。

至於蔣濟,杜恕這類的人,留下來也擋不住蜀賊太久,留他們斷後,基本不可能拖延時間,反而是給蜀賊送戰功的。

因此吧,司馬懿盤算來,盤算去,既要有能力阻擋蜀賊的進軍,同時又要造成的影響不大,就算被蜀賊生擒甚至擊殺都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人好像就隻有一個了。

而於此同時,身在封丘的陳泰,不知道為什麼,覺得身上一陣寒意來襲.突然就哆嗦了那麼一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