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兗州戰役結束(2 / 2)

但同樣,郭淮也向曹叡當麵承認,以當時的被動局麵,郭淮也不認為能有什麼可靠的辦法來扭轉戰略被動.至少自己想不出來。

從某種程度上來,司馬懿從戰略布置上來看,確實有些趨向於保守,不敢冒險,但還不至於到什麼“懼敵怯戰”的程度。

至於司馬懿為什麼會采取這樣的保守應對戰略,這個郭淮沒有多嘴。

一方麵,他不是司馬懿本人,他隻是一個旁觀者,也許司馬懿有什麼其他顧慮沒有跟郭淮明,郭淮也不好貿然去判斷司馬懿的用意。

另一方麵,司馬懿在兗州中後期采取保守應對戰略的原因郭淮不一定知道,但在早期的時候為什麼采取保守應對的原因,郭淮還是知道的。

畢竟,當初曹叡下的是明詔,讓司馬懿進攻洛陽的,這事兒滿朝文武都知道。

這事兒,郭淮隻要不傻,就不會當著曹叡的麵主動提起來.而且就算不提,曹叡也未必不知道。

因此,曹叡在郭淮這邊,得到的是一個對司馬懿來,還算正麵的評價。

也許司馬懿在這次兗州之戰的指揮中,有些保守,但大多都是情勢所迫,司馬懿作為指揮十幾萬大軍的主帥,他趨向保守一點的用兵風格,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在搞清楚了這些事情後,曹叡再下詔,先解除了司馬懿的兵權,然後再把他召回鄴城來。

解除兵權,不是要收拾司馬懿,而是曹叡必須給外界一個交代.你司馬懿指揮十幾萬大軍作戰,最後丟了整整一個州,總得有個法。

不可能再讓司馬懿繼續掌握著兵權了,否則朝廷內部必然物議洶洶。

而招司馬懿回鄴城,就是曹叡想當麵問問司馬懿,兗州之戰中,他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

畢竟,前有曹爽彈劾司馬懿,後有郭淮幫司馬懿話,其中真偽曲直如何,最後還是要曹叡自己來判斷。

隻有親自問過了司馬懿之後,曹叡才能最後決定對司馬懿的懲罰到底是什麼樣的。

而經過這一通私下的交談後,曹叡最後做出的決斷,就是現在這樣的——剝奪司馬懿兵權,留在鄴城聽用。

曹叡也難啊。

不是他不想追究司馬懿的責任,也不是他不想讓司馬懿背鍋而是,沒法這麼做啊。

跟司馬懿的初次交談裡,曹叡能聽得出來,司馬懿並沒有推脫自己責任的意思,相反,司馬懿主動攬責,向曹叡請罪。

至少在態度上,曹叡是很滿意的。

而繼續深入交談,曹叡一一提問,司馬懿一一回答後,曹叡才知道,有些事情吧,他真的沒法太深究。

要追責司馬懿戰略製定不利,可以,但這事兒曹叡要是真的乾聊話,那多少有些虧心無視司馬懿請求就地防守的策略,非要讓司馬懿主動出擊洛陽的人,是曹叡。

當然,當皇帝的嘛,心都黑,曹叡完全可以拉下臉來不承認,司馬懿自己也會乖乖的背鍋.可當初明詔是自己下的,這年月的明眼人又不是隻有司馬懿一個人,用這種罪名讓司馬懿背鍋的話,朝廷內部和下的有識之士,都不會心服的。

如果大魏依然強盛,那曹叡可以完全不管這點黑鍋背了,將來在補償一下司馬家,下明眼人就算看出來了,也不會什麼。

可如今的大魏,已經不是那個占據下三分之二的大魏了.如今大魏被逼得退出中原,退守黃河以北地區了,今非昔比。

如果強行讓司馬懿背鍋,導致朝廷內部和世家大族心中不服,產生彆的想法,那才是最麻煩的事情。

潁川世家的在這次兗州之戰中的立場變化,可就在眼前有些事情,曹叡必須要考慮在前麵,做事情,也不能吃相太難看,得有點底線。

因此,在戰略方麵,曹叡是不能讓司馬懿背鍋的。

而如果要追責司馬懿在戰略中期指揮不當,造成丟城失地如果要這麼追究的話,就得先追究一下曹肇是什麼罪名了。

曹肇是曹休的兒子,是宗室將領尤其是現在曹氏宗族將領凋零的現在,曹叡如果想要保持朝廷平衡,宗族勢力就不能太過於削弱。

出於政治原因,哪怕這次曹肇打的狗屎一樣,曹叡也不能追責,還必須想辦法淡化他的戰敗責任,那麼同樣,司馬懿在這方麵的責任,也不能太過於深究。

可既不能追責司馬懿的戰略布置問題,也不嫩追究司馬懿的戰術指揮問題那這個兗州之戰,司馬懿作為主帥,就沒有責任了。

那誰來負這個丟失兗州的責任?!

總不能是我這個大魏子吧!!!

所以啊,這事兒,曹叡就隻能先這麼處置,把司馬懿不升不降的閒置著。

至於背鍋的人,其實曹叡已經有想法了,隻不過,這需要一個契機。

而很快,這個契機,就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