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國天子,這時候最應該做的事情,不就是借機安插自己信任的人掌握中書令的位置,鞏固自己的權利麼?!
但是吧,陳祗在劉禪身邊呆了那麼多年,也不是白呆的,而且以他的情商,不可能看不出來天子劉禪和丞相諸葛亮之間的關係劉禪是真的信任諸葛亮,真的拿諸葛亮當相父的。
所以啊,這事兒,陳祗還不能直截了當的去勸說劉禪搶奪權利敢這麼說,明天陳祗就會被劉禪流放到雲州去。
好在陳祗這個人,雖然心思不太正,但機巧是真的機巧.他換了一種方式,說如今丞相畢竟年老,又身在鄴城,長安事務無法管轄俱細,因此勸說劉禪,不能總是讓丞相如此操勞,自己也應該承擔起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
而劉禪對此的態度是.好麻煩的。
差點給陳祗氣夠嗆,就沒見過這麼不想掌權的天子。
但是吧,陳祗好說歹說,再加上留在長安的關興,張苞,甚至是老將軍趙雲也這麼勸說劉禪,劉禪這才振作起來,開始了自己的一係列操作。
升中書侍郎蔣琬為新任中書令,升潁川太守陳泰為門下省侍中,升蜀郡太守譙周為吏部尚書,魏郡太守裴潛為禮部尚書,工部侍郎諸葛均為工部尚書,左馮翊太守孟達為刑部尚書。
再加上原本的尚書令李嚴,兵部尚書張溪,戶部尚書費禕等人,組成了新的三省六部。
而禦史台的監察禦史依然還是虞翻,但侍禦史開始根據曆年監察禦史考核進行更換,由新任的門下省侍中陳泰負責核查。
劉禪這一次出手,直接把陳祗給驚呆了.合著自家天子不是不懂政治,他隻是太過於信任丞相,導致他不想動腦子。
劉禪的這一次任命,可以說是考慮到了方方麵麵。
蔣琬本身就是中書侍郎,在諸葛亮坐鎮洛陽和領兵北伐後的那幾年時間裡,就是蔣琬坐鎮中書台,協助諸葛亮發布政令的,由他接任中書令,可以保證政令的一慣性。
而尚書台李嚴這些年做的也確實不錯,政令通暢,他繼續擔任尚書令,也能起到穩定朝政,安撫住東州派的作用。
門下省的侍中由陳泰擔任,可以說是一個妙筆,不僅可以安撫住潁川世家,同時也可以對潁川世家和河東世家進行一次分化.河東世家的領頭羊裴潛,偌大名望,如今也不得不屈居於陳泰之下,做一個禮部尚書而已。
而裴潛擔任禮部尚書,一方麵可以給河東世家一個交代.河東世家不過歸順大漢三年時間而已,裴潛就已經成為了禮部尚書,而禮部尚書的下一個職位,不是中書令,就是尚書令,可以說是給足了河東世家麵子。
至於蜀地世家嘛,把譙周調任到中央,擔任吏部尚書,掌控全國官吏的考核,又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位置,同時也不算違背了之前諸葛亮和蜀地世家之間的承諾至少下一任的蜀郡太守,還是譙周說了算的,也能讓益州世家大族接受。
可以說,劉禪這一手,完全平衡了大漢政權體係內的各大勢力的政治關係唯一沒有收到多少重視的,就隻有河北世家了。
但這事兒你能說是劉禪偏心麼?!
這兩年,大漢攻下了冀州大半,可河北世家大族在冀州,並州等地,可沒少給大漢找麻煩,尤其是一些老牌世家,在大漢既沒有了肆意吞並土地的自由,也沒有了“議罪錢”製度庇護.河北世家怎麼可能這麼容易的就接受大漢的統治。
兩年時間裡,冀州可以說是大叛亂沒有,但小騷亂一堆,如果不是諸葛亮坐鎮在鄴城,用雷霆和懷柔兩種手段來回交替,如今的冀州,可真說不上多麼的太平。
就這樣,你們河北世家還想再大漢朝廷內獲得高位?!
因此,劉禪這一手,可以說是相當的高明,恩威並施,再一次的確立起了自己的權威和地位。
至於陳祗等人,其實連陳祗都不急。
一方麵,陳祗等人在朝中的資曆還不夠,這時候劉禪讓他們貿然上位,才是把他們豎起來當靶子,就算任命了,也乾不長久。
另一方麵,陳祗等人雖然地位不高,但手裡的權利和影響天子決策的能力可不低.他們現在要做的,不過是熬資曆而已。
再說了,劉禪又不是真的傻子,他把陳祗提到了中書侍郎的位置,又讓關興,張苞兩人代替薑維,吳懿兩人掌握大漢南北軍隻要控製了這些要害位置,再加上在外鎮守一方的薑維,文欽,毋丘儉等人,大漢的未來,依然還在這些人的掌握之中。
這,就是劉禪交出來的答卷至少在諸葛亮這邊,是非常滿意的。
自從,諸葛亮徹底卸下身上中書令的負擔,轉心鎮守鄴城,同時開始準備對幽州用兵事宜。
曹魏的小政權,在幽州呆著,始終是一個不讓人放心的威脅.必須儘早除之。
至於冀州東部的司馬懿.至少在諸葛亮眼裡,如今已經不足為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