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熙十二年,大漢北伐攻取鄴城後的第二年。
兩年的時間裡,諸葛亮一直呆在鄴城,一邊治理河北,一邊對盤踞在冀州東部和幽州的曹魏集團施加壓力。
而這兩年時間裡,長安的大漢天子劉禪身邊,隻有李嚴,蔣琬,費禕,董允,陳祗等人在輔佐,權利開始慢慢往劉禪的手裡集中。
諸葛亮開始慢慢的,嘗試性的把自己手裡的權利向天子過度,而第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諸葛亮上書請封中書令楊炳為清德侯,封地就設在弘農。
這個事兒吧,就是諸葛亮給劉禪出的一道考題。
當初為了北伐順利,也是為了安撫河東世家大族,諸葛亮把自己兼任的中書令一職,讓給了弘農楊氏的族長楊炳。
其實楊炳也清楚,自己不過是一個名義上的中書令而已,朝中重要的決策,其實都是出自丞相府,然後由李嚴負責實施,龐統負責監督,最後由禦史台的虞翻負責核查。
但如今,局勢已經不同了。
大漢攻取了鄴城,重創了曹魏政權,連曾經的曹魏天子曹芳,如今都在長安當著安樂侯.天下局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如今諸葛亮坐鎮鄴城,徐庶坐鎮兗州,張溪坐鎮荊州,龐統坐鎮河洛中樞的三省最高長官,隻有李嚴這個尚書令還留在長安。
已經到了更換三省最高行政長官的時候了。
同樣,六部和監察禦史台也到了需要更新換代的時候,尤其是這些年,秦宓,黃權等老一輩人相繼逝世,又不巧的趕上北伐,導致一些重要部門的尚書職位,都是由侍郎代職的。
如今也到了需要重新任命的地步了。
隻不過這些事情,以往都有丞相府那邊負責推薦,劉禪蓋章確認就可以了。
但諸葛亮的這封上書,卻是打破了這個規矩。
表麵上,諸葛亮是上書表達了這幾年楊炳的“勞苦功高”,請求天子給楊炳安排一個侯爵,封地還設在楊炳的老家弘農,這是要恩寵楊炳。
但實際上,諸葛亮這是在告訴天子劉禪和中書令楊炳,這個位置,該換人了。
楊炳顯然不是那麼不知進退的人,他能做這麼多年的大漢中書令,也算是延續了家族三公的傳統,也養足了聲望,對楊氏來說,已經算是收獲不小了。
所以楊炳立刻心領神會的向天子劉禪請辭中書令一職。
反倒是劉禪有點摸不清情況。
相父這是怎麼了?!
劉禪並不是沒有政治智慧,他其實知道,楊炳就是個吉祥物,留不留任的區彆不大。
但問題是,相父要更換中書令,卻沒有給劉禪提供新任中書令的人選.這事兒,它麻煩啊。
以前一直都是相父幫忙安排這些事情的,而且相父一向做的很好,知人善用自己啥事兒都不用操心,政務自然有人站出來處理。
相父突然來這麼一手,然後又不交代讓誰來繼承這個中書令小胖子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但好在,劉禪這些年也不是光在後宮裡麵鬥雞玩樂,該乾的事兒,他還是在做的,經驗還是有的。
這種情況下,劉禪自然是召集了自己的小班底,開始商量對策。
其中最重要的是,相父此舉,到底是什麼用意?!
莫非是朕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好,相父生氣了?!
說真的,陳祗是真的想不明白,自家的天子,到底是對丞相太過於信任,還是說對他們這些心腹太過不信任了。
這麼明擺著的事情,天子為什麼要糾結丞相到底是什麼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