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滅魏派的理由。
這些事兒,其實劉禪都明白,甚至於劉禪自己,也在伐吳和滅魏之間,來回搖擺不定.他甚至以為,這事兒不會拿到大朝議上來說,應該會在私下裡,幾個重臣達成了一致後,再交給自己,自己下詔用印就可以了。
可誰知道,徐庶還是在這次大朝會上說了出來,更重要的是,這事兒可沒有提前跟劉禪通氣。
劉禪並不知道自家的幾位重臣是不是已經達成了什麼協議,因此,他下意識的看向了諸葛亮相父,這到底是啥意思?!
可惜,劉禪沒有從諸葛亮身上得到任何提示,諸葛亮還是一副麵無表情的樣子,眼皮子都不帶動一下的。
劉禪一時間還真的有點麻爪,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隻能是按照朝議流程,就徐庶提出的問題,交給眾臣商議。
然後吧,張溪就站出來反對了。
理由還是那個劉禪熟悉的理由,說現在出兵伐吳並不是合適的時機巴拉巴拉的。
而張溪這邊剛說完,龐統又站了出來,詳細講述了伐吳的必要性,依然還是劉禪熟悉的那一套。
而龐統一說完,李嚴又站起來,說什麼如今天下新定,百廢待興,到處都要用錢糧簡而言之還是那一套沒錢沒糧的說辭。
如果說,一開始劉禪還有點沒明白啥意思的話,越是往後聽,劉禪逐漸就開始慢慢的明白了諸葛亮的用意了。
一方麵,諸葛亮等人確實吵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們誰也無法說服誰,因此,隻能把這件事放到大朝議上來說,聽取更多大臣的意見。
另一方麵,諸葛亮大概也是希望劉禪能在聽完後,做出自己的決定,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威嚴和皇權。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諸葛亮在進行權利過度,所以在這麼重要的場合,諸葛亮愣是一句話都不說。
這是好事兒.陳祗都應偷偷的給劉禪傳遞了無數的眼神,讓劉禪趕緊站出來,一錘定音。
在陳祗看來,劉禪選擇哪一種策略,其實都不重要,因為不管那種策略都會有重臣支持。
成功了,決策之功當然就是天子劉禪的,而一旦失敗了,鍋也有支持這種策略的重臣來背.對天子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兒。
可劉禪卻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他也知道,作為一個天子,他在這件事情上不管說什麼都有人會支持自己.但是吧,事關國策,事關數萬將士的生死存亡,他根本不敢輕易下決定。
一旦做錯了決策,可是要有數萬人送命的。
劉禪到底還不是一個純粹的政治生物,說好聽點,他是太過於仁慈,說難聽點,他就是有些優柔寡斷,沒有帝王該有的心狠手辣。
再一個,劉禪是真的不習慣,這種國家大事,要由自己來裁決。
因此,劉禪再次下意識的看向了諸葛亮,猶豫了一下,還是出聲詢問道,“相父以為,此事當如何處置?!”
諸葛亮無奈的抬頭,看了眼劉禪,默默的在心裡歎口氣。
天子到底還是缺乏了一些果斷.但其實,這也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畢竟之前的十幾年,都是諸葛亮把所有的事情都辦完了,天子缺乏曆練。
但這次吧,諸葛亮決定,還是不能太慣著天子天子,就該有天子的覺悟。
因此,諸葛亮出班,對劉禪拱手一禮,說道,“此事,還請天子聖裁。”
這話一出,給劉禪都噎了一下.我要是能有主意,還問相父作甚?!
可如今是大朝議啊,諸葛亮都當眾這麼說了,剩下的事兒,就是劉禪二選一了,不可能有其他的選項。
劉禪也是無奈,隻能是自己來回權衡,琢磨了良久,最後決定.
“此事,容後再議!!!”
嗯,拖一拖吧,拖一下也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