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戶部計利司書佐謝宏,確實是會稽郡人士也就是說,他很有可能就是那個曆史上向孫權提議,發行大泉當千的人。
張溪在跟謝宏攀談過後,大概也明白了,這位會稽郡人士為什麼沒有出仕東吳,轉而來大漢當一個戶部的書佐。
一切還得從東吳的故太子,孫登說起。
當年孫權也算是對孫登寄予厚望,因此給了孫登開府的權利,讓他去組建屬於自己的班底,也就是所謂的太子賓客。
謝宏當時也是太子府的賓客之一。
隻是,當初的太子府賓客,多達數十位,很多都是大家互相推薦,到太子府混口飯吃的人,孫登真正看重的人,也就不到十個人而已。
很顯然,連羊衜那樣的大才在太子府都是一個邊緣人,更彆說謝宏了。
而隨著孫登的病逝,太子府的賓客基本上也就散了。
有關係,有能力的人,比如說諸葛恪,顧譚,張休,陳表等人,都被孫權招入朝堂啟用,而沒有關係,或者說能力不夠的人,自然也就自謀出路了。
羊衜算是幸運的,張溪這邊實在是沒人可選了,逮著羊衜刮彩票,還真的讓張溪刮出了一張特等獎,弄出了一個水軍統領出來。
可謝宏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謝宏擅長的是計利,說白了就是算學和經濟事務,但是吧,謝宏到底還年輕,他不如劉巴那樣經曆過太多的實務,形成了自己的理論謝宏的那一套經濟學,還停留在隻是想法,還沒有經曆過實際事務的考驗。
所以吧,謝宏的一些想法和說辭,多少顯得有些驚世駭俗,語出驚人了些。
再加上,這年月的讀書人,認真讀《管子》的都沒有幾個,更彆說專心研究經濟的人才了。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你讓謝宏去跟張昭,步騭,顧雍這樣的大佬談經濟,他們會覺得謝宏的想法太過兒戲,而你讓謝宏和差不多年紀的同齡人去談經濟,他們又會覺得謝宏完全是不知所雲。
故而,謝宏在江東,真的是混不下去。
太子孫登還在的時候,謝宏還有一份固定的工資領,將來也能有所依靠可太子孫登病故之後,謝宏就徹底失去了依靠。
謝宏本身就不是世家大族出身,他在江東混不下去了,自然也要另謀出路剛巧,當初鄧芝出使東吳的時候,謝宏跟鄧芝有過一麵之緣,兩人聊的還算不錯,故而謝宏變賣家產,厚著臉皮去長安投奔鄧芝去了。
而鄧芝吧,其實跟謝宏也不算太熟,兩人真的隻是見過一麵而已。
但是呢,這個年代的讀書人,都講究個麵子,謝宏千裡迢迢的來投奔鄧芝,鄧芝如果不善待謝宏,傳出去那也是鄧芝丟人。
再加上鄧芝的性子確實也比較寬厚,尤其是對待朋友方麵,鄧芝還是比較靠譜的.既然謝宏來投奔自己了,那鄧芝還真的就向朝廷推薦謝宏出仕了。
隻是吧,謝宏也是倒黴,到長安的時機並不是很好。
那個時候,正好是六年前,諸葛亮主持吏治改革的時候,正好趕上八部巡按禦史巡查地方,從朝廷中央到地方,查出了一批昏官庸吏,以至於諸葛亮對所有新進的推薦人才,都進行了一次嚴格的考核。
謝宏在治理地方和經史子集方麵,確實沒有什麼大才,他的考核成績不理想,也就是數術方麵的成績不錯最終被分配到戶部計利司當一個小官。
謝宏對此,不能說滿意,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他是變賣家產來的長安,已經沒有退路了。
而這六年的時間裡,謝宏也算認真工作,從一介小吏,慢慢的升到了書佐的這個職位,再熬一熬資曆的話,升到戶部員外郎,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之後能不能升到戶部右侍郎這個層級,那不僅僅是能力的問題,還得看有沒有貴人扶持了.鄧芝可能還不夠,但萬幸,李嚴確實看到了謝宏的能力。
李嚴也是沒辦法,比起諸葛亮等人來說,他在朝廷中的資曆太淺,像什麼蔣琬,費禕,董允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的有諸葛亮提拔之恩,他想要在朝中立足,就必須提拔一些自己人,為自己所用。
中高層基本都是諸葛亮的人,李嚴也不敢想,因此,他隻能是從中低層選拔人才,進入自己的人才培養庫.謝宏就是這個時候被李嚴給注意到的。
不然堂堂一個尚書令,怎麼可能去關注一個戶部計利司書佐,兩個人的級彆差的太大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謝宏算是李嚴的人,這點張溪也好,諸葛亮也好,其實都知道。
但是吧,如今的大漢朝廷百廢待興,很多事情大家都還算和睦,還沒到需要爭權奪利的時候,因此,隻要這個謝宏有才,那也不是不能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