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必須是在先把事情安排下去,然後再上疏天子,表達不同的意見,等到朝廷重新研究過後,覺得有道理,然後再下詔改正。
不能像現在這樣,地方刺史或者州牧覺得朝廷決策不對就拒不執行。
雖然說,前者這麼做,有浪費行政資源的嫌疑,也不是什麼合適的應對方式,但總比後者的性質要好的多。
後者,說難聽一點,那就是藩鎮割據的前兆這個先例,無論如何也不能開。
而且吧,從這件事情上,諸葛亮也察覺到了地方和中樞在行政體係上的不和諧之處。
朝廷中樞實行的事三省六部製,彼此劃清責任,分權而用,互相製約,集權於天子。
而地方本來按照規劃,也應該是實行鎮守將軍和州刺史分治的製度,這樣可以有效的製衡兩者之間的關係。
但是,因為之前的北伐,以及安定地方的需要,在邊境州地區,基本還是在實行軍政合一的製度。
張溪是州牧,除了人事權之外,張溪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軍政一把抓,甚至發動小規模的戰爭都不需要通過朝廷同意。
而徐庶呢,雖然沒有張溪的軍權,但是徐庶本身也是有軍功在身的,隨著兗州的鎮守將軍魏延抽調北伐,之後又回了長安,接替故去的趙雲衛將軍的位置,駐守長安後,兗州地區在軍中威望最高的人就是徐庶。
徐庶真的要抽調郡兵作戰的話,除非胡遵,毋丘儉,文欽等人都接到朝廷的明詔不得出兵,否則,兗州郡兵一樣會被徐庶召集起來的。
天子和諸葛亮可以相信徐庶和張溪的人品,相信他們不會造反但是,如果換了一個州刺史或者州牧還擁有這樣的權柄,那就是藩鎮割據,禍亂天下的前兆。
因此,諸葛亮這次兗州和荊州之行,除了跟張溪和徐庶商議伐吳之策外,最大的目的,還是要跟兩個人商議下,該如何更有效的拆解地方的權利,跟中央一樣,形成有效的互相節製。
這是諸葛亮下一步需要儘快解決的辦法。
就為了這事兒,諸葛亮和徐庶聊了一個月,依然沒有聊出什麼太大的頭緒出來。
而這次到了江陵,諸葛亮本以為,以張溪的腦瓜子,說不定能想出什麼奇招.畢竟三省六部製的框架,還是張溪提出來的,他在這方麵還是有一些能耐的。
諸葛亮對張溪寄予厚望,但是吧,這事兒哪怕在張溪這邊,那也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了。
在張溪的印象裡,中央和地方的權屬之爭,其實貫穿了整個中國曆史,一直到清朝才算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問題是,清朝能解決這個問題,一半的功勞來自於清朝特殊的行政和軍事體係,另一半的功勞,是雍正皇帝的清查田畝,改土歸流。
這兩項,在如今張溪所處的這個時期,並不具備任何的參考價值。
一方麵是生產力達不到那個標準,清朝的軍製和行政體係也無法完全照搬,另一方麵在如今這個世家已經崛起的時代,玩改土歸流的風險倒是不大,但玩清查田畝,恐怕立刻就要天下大亂。
這個時代的世家大族,真的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存在。
有了世家大族的存在,朝廷治理地方會變得更加的容易,但同樣,也正是因為有了世家大族的存在,朝廷在治理地方的時候,總免不了要顧及到世家大族的影響。
和平時期還好,彼此合作之下,對朝廷治理地方,利大於弊。
可一旦進入戰亂年代,中樞朝廷出現動蕩,無力約束地方,那麼這些世家大族,很有可能會變成傾覆皇權的最後一根稻草。
畢竟,大漢還沒有這個生產力條件,也沒有那麼多的行政資源可以保證到皇權下鄉,能到縣一級,已經算是不錯了。
大漢的底層百姓,對官府和皇帝的信任程度,遠遠不如由世家大族推舉出來的鄉老士紳。
要解決世家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連殘酷手段都沒多大用處.曆史上的朱溫就想著老子天下第一,在白馬驛之禍裡殺了多少世家大族,可最後不還是引發了五代十國的亂世,最後催生出了一個天先天不足的大宋。
要知道,唐末時期的世家大族,經曆了南北朝後期和大唐的不斷削弱衰敗,實力和影響力都大不如前了,朱溫采用殘酷手段的後果尚且如此嚴重,更彆說如今是世家大族剛剛強勢崛起的年代。
因此,張溪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建議諸葛亮不要瞎搞,一點一點的來,沿用之前的策略,采用文武分治,軍權治權互相製約的方式,更加符合現在的實際需要。
製度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隻不過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出於特殊需要,朝廷做出了一些妥協和改變而已。
現在,朝廷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儘快落實這種文武分治的製度,取消州牧這個職位,明確州刺史和鎮守將軍的職責,進而形成體係,嚴格執行下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