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怒完,孫權還是得冷靜下來,好好的考慮一下,該如何善後。
可這事兒,孫權一個人就算是想破了腦袋也不可能想得出來,他隻能是跟心腹重臣一起商議,人多力量大嘛。
當然,主要是孫權一時間也拿不出那麼多的五銖錢來回收大泉當千,維持大泉當千的信用和交易價值,一旦讓這些流通在民間的大泉當千繼續使用,勢必會會牽連到整個東吳的物價和民生。
所以吧,孫權琢磨著,前段時間你們這幫世家大族們,不管是江東世家還是淮泗軍功集團,可沒少借著所謂的明見走私,利用大泉當千賺錢吧?!
也不要求你們都吐出來,至少拿出一部分來,維持民生和物價穩定,共渡難關呢?!
這才是孫權找這些重臣商議的重要原因。
但很顯然,明朝那種中央集權製度下,皇帝都乾不成的事兒,你指望孫權能從這幫近乎合夥饒東吳世家大族手裡套出錢來?!
除非兩家翻臉,看誰乾的過誰,否則啊,想都彆想。
這次,連步騭和顧雍都統一了戰線,不跟孫權戰一塊兒。
看著一水兒裝聾作啞的“心腹重臣”們,孫權是真的又勞心,又無奈.真的,就差那麼一點,孫權就差點喪失理智,讓呂壹出動去抄家了。
但可惜,孫權到底沒糊塗呢,他知道,有些事情,哪怕他這個大吳至尊,也必須要忍。
因此,孫權主動的開口,下詔厲行節儉,不修宮殿,節衣縮食,然後再拿出自己的金庫,貼補國庫,穩定物價和民生。
孫權都乾到這個地步了,東吳的群臣們,多少還是要表示一下的如今的東吳,還不是明末的光景,東吳的忠臣還是有的,哪怕是東吳的世家大族,也知道自己的利益根基所在,因此,還算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隻是,這事兒進行了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步騭第一個發現情況不對了。
是的,蜀漢停用東吳大泉當千的影響,確實是在慢慢的消除中,物價也在東吳世家大族的虧本讓利中逐漸穩定市麵上流通的大泉當千在逐漸減少,而五銖錢慢慢增多。
這確實是好事兒。
但是,隨著大泉當千的逐漸減少,東吳市麵上的糧食供應,卻開始慢慢出現了緊張。
這玩笑,開大了。
東吳地處東南,隨著農耕的不斷發展,這裡已經逐漸的超越了荊州,成為下最大的稻米產區了.東吳居然缺糧了?!
步騭一發現這個苗頭,立刻察覺到了不對勁,趕緊的聯絡了好幾個相熟的世家大族,詢問他們家中存糧幾何?!
這年月,世家大族的存糧,也算是一個機密,畢竟誰也不會願意讓外人知道,自家到底囤積了多少米糧.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所以吧,步騭真的是費了九牛二五之力,才打聽到了一個大概,然後步騭立刻麵色陰沉的入宮,去找孫權。
隨著大泉當千的影響,東吳世家大族們一邊在想辦法收入足夠的五銖錢,一邊在想辦法脫手手裡的大泉當千,交給朝廷回收.而他們的手段都很一致,大多是用大泉當千收購市麵上的餘糧,然後再出售家中屯糧,以五銖錢出售。
這麼來回一倒手,世家大族手裡的大泉當千確實是減少了,五銖錢增多了.但糧食去了哪兒,這些世家大族可不會去過問。
畢竟,如今已經是春末夏初了,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價最高.世家大族隻要能獲得利益,管他糧食去了哪兒。
反正不管怎麼餓,也餓不死世家大族們。
可問題是,隻要稍微用腦子想想,如今東吳因為大泉當千的影響,市麵上流通的五銖錢就那麼多,突然多出來的那麼多五銖錢除了那個能自己鑄造五銖錢的蜀漢,還有誰?!
更要命的是,根據淮南前線的傳來的情報,如今蜀漢已經在兗州聚集了超過二十萬大軍,虎視眈眈。
要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東吳因為民間青黃不接引發民亂,又或者是前線堅持太久,導致東吳糧草供應不足.那玩笑可就真的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