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既然經濟戰失控的風險那麼大,而張溪也無法保證在進行經濟戰的過程中一直不失控,那就不要去做。
有些事情,結果可能比原本的目的更加讓人承受不起的話,那麼倒不如不做。
張溪對此,是相當的理解的。
中國曆史上,其實並不是沒有信用貨幣的出現,甚至信用貨幣的出現時機很早,但信用貨幣一直沒有得到普及的真正原因,其實就跟現在的情況很相似。
曆史上的聰明人很多,不僅僅是隻有穿越者能懂得經濟戰的道理,但是吧,很多的聰明人,要麼是在實行相關政策後發現局勢不可控,及時止損,要麼,就是跟諸葛亮一樣,能自己想明白在這個時代搞貨幣金融的危險性,寧可不做,也不能放出這頭猛獸。
因此,諸葛亮既然要求張溪中止經濟戰,那張溪也隻能是照做。
隻是呢,任何事務的發展,都有他的規律性,也有他的發展慣性.經濟戰這個東西,並不是想中止,他就立刻能中止的。
正好又趕上要準備征吳,張溪就琢磨著,最後廢物利用一把,利用大泉當千的大額交易效應,坑一把東吳的糧草和軍備。
軍備這東西,張溪當然是不可能交給任何饒,但是糧草這個東西吧,是僅次於漢五銖的硬通貨張溪打算用這些作為補償,跟荊州世家大族們緩和一下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自從延熙十七年春以後,朝堂上突然就沒有憐劾漢吳貿易和走私聲音的真正原因.荊州世家大族們忙著回血撈錢呢,再彈劾什麼貿易和走私,那不是跟自己斷自己的財路麼!!!
荊州世家那邊是痛快了,瘋狂的撈錢中,但東吳那邊,算是徹底的亂套了。
從赤烏五年的正月開始,蜀漢那邊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走私渠道,突然就不承認大泉當千的效用,不再接受大泉當千作為貨幣交易,隻接受漢五銖或者是吳五銖的交易這幫不要臉的玩意兒,他們連直百錢都不認了!!!
江東的世家大族們,吃了一個啞巴虧不,他們還沒處撒火去.本身就是名義上的敵國了,坑你,你能怎麼樣?!
有本事打過來啊!!!
你彆,東吳的世家大族們也不是沒有動過這個腦子,尤其是一些年輕一輩的文臣們,他們是真的想開戰。
但可惜,東吳的高層還沒有集體腦殘,尤其是像孫權,朱然,陸遜,步騭等人,腦子還是很清醒的。
打個屁啊,不知道蜀漢已經下詔要伐吳了麼,這會兒主動出擊,萬一有個好歹,人家就直接兵臨建業了。
還是穩一下,打防守反擊更加實惠。
而且,作為東吳後期難得的政治家,步騭,顧雍兩人還提醒孫權,現在最要緊要做的事情,不是聽一幫愣頭青的鬼話去打仗,而是要儘快的安穩國內可能出降的物價動蕩。
畢竟,當初為了坑蜀漢,大泉當千幾乎是無節製的在鑄造,因醇致大泉當千在民間的流動,非常的廣泛。
如今蜀漢那邊不認大泉當千了,就隻能靠東吳自己來保證大泉當千的價值.要是保證不聊話,那麼大吳的經濟,物價,民生,都會發生極大的影響。
雖然吧,步騭和顧雍因為兩宮之爭的事情,兩人是鬨得很不愉快,可這兩饒人品和節操還是很可以的,真正麵臨國家大事的時候,還是會冷靜權衡,偶爾彼此合作一下的。
這次大泉當千引發的經濟危機,就是這種級彆的政治事件了。
而孫權這邊,在聽完步騭和顧雍的勸言後,頓時火冒三丈——當初不是明詔規定,大泉當千隻用於官方貿易麼,怎麼會流通到民間去的?!
孫權憤怒的發飆,質問.但不管是步騭還是顧雍,這會兒都是相當默契的不話,任由孫權發泄。
丫還問怎麼流通到民間去的當初你無節製鑄錢的時候,也沒見你問問,官方貿易需要這麼多大泉當千啊!!!
這問題就是在揣著明白當糊塗,孫權做了這麼多年的東吳主君,還問這種腦殘問題,根本就是要借機發泄而已誰接茬誰倒黴。
其實孫權也確實是在瀉火而已世家大族怎麼可能隻吃一頭呢。
在對外貿易中,世家大族用大泉當千收割完蜀漢,回頭肯定還要用大泉當千收割一波百姓啊如果真的都嚴格按照明詔規定,隻用於官方貿易,那大泉當千怎麼可能不夠用。
連孫權自己都是這麼乾的,當初他下令增鑄大泉當千的時候還偷樂了好久.現在好了,他除了無能甩鍋狂怒外,還能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