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曆史名案,權善才(1 / 2)

含元殿內,無數朱紫儘皆冷目,側身淡漠的看向張恩正。

張恩正站在殿中,早已經是忍不住的有些發抖。

這些事情都不是他所能控製的,他做的,隻是接到消息後彈劾,但怎麼都沒有想到,竟然會有消息傳遞的破綻出現。

大唐加急奏報,分百裡加急,三百裡加急,四百裡加急,六百裡加急和八百裡加急。

百裡加急乃是常事,三百裡加急涉及地方缺糧,災荒,亦或者大臣去世,或者大臣謀逆未起之時。

四百裡加急,多用於進士及第,朝廷通報,或者某些官員升官封賞。

六百裡加急,緊要軍情,或重臣邊將謀反,即便是後來的安祿山謀反,用的也不過是六百裡加急。

八百裡加急,皇帝病逝,新皇登基,亡國拓土,遍地烽煙。

……

這一次彈劾李絢心懷不軌,從速度上來看,絕對是用的六百裡加急。

但這六百裡加急,即便是軍中,也隻有寥寥數人可用。

一個錄事參軍,是沒有這等權利的,他們通信若是走正常通道,哪怕加急,隻有三百裡加急。

看到李絢拿著吐穀渾王印,立刻確定真假,沒有絲毫猶豫就六百裡送信長安。

事關謀逆,張恩正竟然沒有絲毫猶豫,也不核實,直接就上文彈劾,仿佛唯恐趕不上時間一樣。

“陛下!”張恩正臉色無比的沉重,如今的他,想要打垮這個時間聯係,就隻能夠往前推。

李絢在恰卜恰河穀,或者說更早在同仁之時,這樣才能繼續用猜測將嫌疑扣在李絢頭上,但不行。

因為在同仁和恰卜恰河穀,李絢拿到吐穀渾王印的可能性更低,所以隻能是他從吐穀渾回來之後。

抬頭看向李治,張恩正認真的說道:“陛下,那枚吐穀渾王印雖被南昌王藏了起來,但他隱藏的地方,曾被很多人看到過。”

“哪裡?”李治臉色冷漠的問道。

“是一柄劍,一柄金柄的吐穀渾王劍,那枚吐穀渾王印就藏在王劍劍柄之中,那把劍如今就在高原,陛下隻需派人核查,三五日就有結果。”張恩正說完,側身看向李絢:“手握吐穀渾王劍,私藏吐穀渾王印,南昌王這還不是陰謀不軌,心懷叵測。”

看著張恩正如此篤定,李絢整個人突然間徹底的放鬆了下來。

原來問題還真的是在那把金柄長劍之中。

說實話,他也曾研究過那把長劍,卻並沒有怎麼發現劍柄之中的玄機。

他曾經懷疑過問題是出現在慕容諾曷缽送他的那尊佛像上,但皇帝將佛像賜了回來。

李絢幾番研究,也沒有發現問題。

他也曾經懷疑,論欽陵是不是在其他的地方下手腳,不經過他的手,而將東西送到他的大帳,甚至是家中,從而栽贓陷害。

但現在看來,他是多慮了,問題還真的就出在那把金柄長劍上。

不過仔細想想也應該是這樣的,畢竟現在的論欽陵可沒有那多的時間,讓他來仔細策劃陰謀。

從青南盆地李絢突然冒頭,再到後來輕易拿下伏俟城,都極大的出乎論欽陵的意料。

現在又有芒鬆芒讚病逝,論欽陵要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落在李絢身上的壓力就小了許多。

……

“南昌王,張卿如此質問,你回答一下吧?”李治隨意的擺擺手。

看得出來,李治已經沒有多少搭理張恩正的心情了,更彆說是繼續演戲了。

“喏!”李絢拱手,然後轉身看向張恩正,同時看向在場眾人說道:“那把吐穀渾王劍,是小王在伏俟城西北的布哈河上遊,設計陷阱,埋伏吐蕃人得來的,來的是一千吐蕃光軍預備,最後被右衛和右屯衛士卒儘數誅殺,為首之人手持那把金柄長劍。”

稍微停頓,李絢轉身看向張恩正,拱手道:“本來那一戰原本預備伏擊的,是吐蕃人的一千光軍,但不知道為什麼,來的成了一千光軍預備,雖然戰力凶悍,但在弩箭刀槊之下,很快就儘數誅滅,隻是這波人終究有些奇怪,所以對於一應得物,小王都非常小心,那把金柄長劍就是如此,小王得到之後,立刻送到了中軍,交到了大帥的手裡。”

劉仁軌,一聽李絢提到了劉仁軌,張恩正的臉色不由得微微一變。

“所幸大帥識得此劍,乃是吐穀渾先王被刺的那把劍,雖然後來成了每位吐穀渾王的佩劍,但這麼一把劍,絢所持多少有些忌諱,故而當夜就讓人送往長安,好在陛下不棄,存進了內庫之中。”李絢再度躬身,刺王殺駕的劍,他可不敢留。

一側的張恩正臉色已經一片慘白,他想要說什麼,但始終沒能開口。

李絢轉身看向張恩正,拱手說道:“禦史,那把劍,本王從來未曾帶回到自己的大帳之中,甚至從前到後,那把劍落在本王的手裡,時間也不過超過半刻鐘,如何會被人看見,更彆說是找到,見到,私藏什麼王印了?”

李絢話音未落,張恩正突然一個站立不穩,連續倒退了好幾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