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姚懿是名能臣(2 / 2)

“傳旨梁郡公,劍南道諸州將一部分稅糧衝抵軍糧,運往青海。”李治轉頭看向李敬玄。

李敬玄立刻拱手:“臣領旨。”

“有劍南道擔負一部分軍糧運輸,北地總能輕鬆一些。”武後轉身看向李治。

李治輕輕點頭,南方的糧草不再經由長安,轉運青海,中間的損耗著實能節省不少。

“南昌王一旦打通鬆州,那麼就能夠從塘州,威州,茂州,進逼吐蕃東南。”李治的眼神閃過一絲狠辣。

劍南道去往邏些,有兩條路。

一條路北行走苦海,烏海,柏海一路,順逆黃河,通天河而行。

一路過瀘定,理塘,巴塘,進而攻至林芝,最後抵達邏些。

“鬆州一通,即便是烏海再度失守,我朝依舊有重新奪回的可能。”劉仁軌躬身,說道:“而且,論欽陵如果拿不下東麵,那麼立刻就會如芒刺背,這樣一來,即便是殺往大非川,也會擔心被人抄了後路。”

“那就是南昌王的事情了。”李治微微笑笑,說道:“大小花石峽,軌州,再加上鬆州,諸路支撐,又有南昌王駐守,朕可高枕無憂。”

“恭賀陛下!”群臣再度齊齊拱手。

李治再度擺擺手,道:“前線安穩,但境內旱災再度聯係,傳令諸州,今秋諸相巡視各道,讓他們做好水利河堤之事,確保百姓能平安度過……對那些高價囤糧,居奇不售者嚴厲打擊,借機吞並百姓田產者,超過五十畝,一律加倍罰沒。”

“陛下聖明。”群臣俯首。

“還有,西突厥諸事如何了?”李治順帶問起了裴行儉的事情。

“回稟陛下。”劉仁軌上前,說道:“西突厥十姓部落當中已經有七姓歸順大唐,剩餘三姓在論欽陵其兄悉讚若指使下,向南退卻,西域廣大,一時難有定論。”

“關鍵還是在吐穀渾和昌州,尤其是大非川。”李治神色肅然起來。

……

諸臣退去,紫宸殿中,隻剩下武後和李治。

“陛下。”武後輕聲呼喚,李治側身,武後開口問道:“南昌王前往鬆州,那麼昌州州治之事?”

李治笑笑,說道:“姚懿是名能臣。”

武後微微一愣,隨即有些無奈的白了李治一眼,雖然已經五旬年紀,但依舊風韻猶存。

不過低頭之間,武後閃過一絲黯然。

“能被三郎稱之為能臣的,看來又是一個宰相之才。”武後搖搖頭,苦笑道:“程處弼啊,為了一己之私,耽誤了他這麼多年。”

武後這麼一說,李治反倒不好再說什麼,他擺擺手,不在意的說道:“若非在金吾衛曆練這麼多年,一般人也難有這份才能,程卿其實還是做的不錯的。”

武後微微鬆了口氣,然後說道:“讓姚卿在昌州曆練幾年就調回來吧。”

“不用。”李治直接擺手,說道:“朕想讓他直接任一州刺史,南昌王想要將若爾蓋等地直接納入大唐治下,定為潘州,朕便讓他做一任潘州刺史,好好的治理一下,曆練兩三年,回戶部任侍郎,尚書,再往前,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李治已經規劃到了四五年後,那個時候,姚懿已經有了尚書之資。

至於宰相,那是下一任皇帝的事情。

而且過早涉足宰相之爭並不是一件好事。

根基不穩,地動山搖不是隨便說說的。

“潘州多黨項人,即便是能遷移百姓過去,怕也難有任何成績。”武後眼中帶著一絲擔憂。

李治搖搖頭,說都:“吐蕃總要挾製,即便是擊敗論欽陵,大唐依舊難以治理吐蕃,但卻可以一步步的吞噬,從潘州,昌州開始,一步步的納入治下。”

“這是南昌王的蠶食之策。”武後悚然一驚。

李絢兩年前的計策,現在看來竟有使用。

“不錯,從吐穀渾,昌州,前往吐蕃都要經過潘州,這中間帶來的商貿便利,便是潘州的生存之機。”李治思索著說道。

武後忍不住搖搖頭,說道:“除了這幾年軍情有戰,潘州還能有用,這幾年過後,潘州總是難以繁榮的。”

“潘州,有地。”李治最後一句話,讓武後徹底閉上了嘴。

大唐如今永業田都已經少的可憐,更彆說是口分田啦。

現在大唐最需要的,就是土地。

至於如何利用,那就是姚懿的事情了。

如果有好的發展,那麼日後,將會有更多的西南邊州被開發。

……

“對了,南昌王府現在情形如何?”李治轉頭,眼底有了一點特殊的趣味。

武後笑著搖頭,說道:“讓側妃在未成婚之前,就送入府中讓正妃調教,南昌王這一手,臣妾也是佩服。”

“治家有道之人,治政總是不會差的。”李治輕輕說了一句,武後低頭琢磨了起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