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談和,聯姻(1 / 2)

冬日的渭水之上,密密麻麻都是東行的大船。

旌旗招展,槍槊林立。

兩側岸邊,還有無數騎兵來回奔馳。

野鳥驚飛,久不落地。

第二艘大船之內,李絢平靜的坐在短榻上,身前放著一本空本本章。

細竹毛筆放在一側,等著他在寫什麼。

艙室並不大,即便是李絢身為嗣王,也不過隻有一間方寸之地。

整個船隊,最前麵一艘船上,是太子李顯的所在,太子妃,還有其他東宮內臣都在其上。

第二艘船,是諸位宰相和六部尚書的所在。

還有李絢自己。

所以眼下,是那些人最好的機會。

李絢相信自己,隻要李顯即位,他自己立刻就會醒悟到武後的危險,畢竟那個時候,他們的敵人隻有彼此。

裴炎早些年便和北門學士走的極近,在原本的曆史上,便是他和武後的媾和,給了武後真正介入朝堂的機會。

其實昨夜歐陽氏的叮囑,在李絢這裡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李絢不知道暗中有多少人想要趁著皇帝病重,心神昏聵,環顧猜疑之時,試圖廢立太子,但這些人到如今隻能失望。

李顯如今已經有了子嗣,甚至還是皇太孫,所以哪怕李顯出了什麼事,後麵即位的,也應該是李顯之子。

看著眼前的白紙,李絢在回想著母親歐陽氏昨夜和他說的那些話。

在史書當中,類似之事層出不窮,哪怕是成了皇帝,也可能會被人廢掉。

李顯的對手不是隻有武後,還有那些投了大注在李旦身上的人。

宗室王爵在第三艘船。

如今的情況,李治還在位,隻要李治一死,護佑李絢的最後一絲力量便消失不見。

如果武後真的要殺了他,隻需要將他一個人召進宮中,然後關閉宮門便已經足夠。

好在歐陽氏及時提醒了他。

按照朝製,宰相替王室治理國家,諸事,宗室要退讓宰相一步。

黑齒常之,程務挺,不就都是這麼死的嗎?

甚至說不定已經有人在謀劃,在李顯即位之前,乾掉李顯。

所以,需要對裴炎出手了。

否則真要等到李顯即位之後才反應,就有些遲了。

李絢神色平靜下來,如今皇帝沒死,武後要保證的,就是李顯順利即位,但一旦皇帝身死,武後說不定立刻就會動手弄死李絢,這其中的凶險,是李絢之前差點忽略掉的。

一個禁衛大將軍,一個左衛大將軍,也絕對不容小覷。

李絢本來也應該在第三艘船上,但因為他身份特殊,就被安排到了前麵。

大唐宗室也不在少數。

因為有一半的宰相和尚書在洛陽,所以在長安的九寺寺卿也被安排到了這艘船上。

另外,還有裴行儉,薛仁貴。

哪怕是在今年,皇帝身體日漸沉重,心思越發猜疑的情況下,在李絢的手段之下,李顯將東宮所有和外臣的接觸全部展現在了皇帝的眼睛之下,皇帝對於李顯的猜疑幾近於無。

也好,後麵的船上,親王還能一人一間艙室,嗣王和郡王就得兩人擠一間了。

以裴炎為抓手,薛元超,王德真,崔知溫,甚至劉仁軌這些宰相都被一一排開。

但是現在,能夠讓李絢提前很長時間醒悟過來,有很長時間進行準備,那麼局麵就容易多了。

武後,李旦,李顯,程務挺,裴炎。

李絢趕著運氣也被安排到了這艘船上。

小心那些掀桌子的人。

哪管什麼江山社稷,哪管什麼天下安定,隻有死人才是最好的敵人。

當然,太子登基後的事情,李絢早有準備,隻是他差點忘了,之前也有可能。

武後不對李絢動手,李絢也會想著怎麼算計武後。

裴炎,想到這裡,李絢神色冷了下來。

這些年,在李絢的協助之下,李顯的地位越發的穩固。

當年玄武門不就是這樣。

李絢原本也以為李顯的太子之位已經可以高枕無憂,但他忘了,還有人有掀桌子的力量。

乾掉李顯,便隻剩下李旦了。

李絢雖然沒有自認為手握數萬大軍,還是邊州安撫使,又有西域戰事將起,他就真的能夠高枕無憂,但他也的確沒有想到,武後會想在這個時候乾掉他。

薛仁貴是皇帝和武後的親信,而裴行儉則是禁衛大將軍。

需要讓裴行儉將更多的力量介入宮中。

這麼說來,需要重新挑起裴炎和裴行儉的爭鬥了。

需要一顆棋子。

李絢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個名字,一方方勢力,最後,他的目光落在韋氏的身上。

突然,李絢不由得一陣苦笑,他竟然走上了和李顯一樣的路。

畢竟在這個朝堂,隻有韋氏才是真正支持李顯,而且沒有任何回旋餘地的家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