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禮殿,姚令璋和李絢對麵而坐,韋弘敏,韋紀,程務忠,蔣儼等人守在門外。
“陛下寫了短箋給裴相,希望下官能任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姚令璋看向李絢,麵色凝重的說道:“但中書省的名單中卻無下官的封賞事宜……想來是有人想要限製陛下對政事堂的控製。請問王爺,我等該如何做?”
“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這是薛相當年走過的路子。”李絢坐在軟榻上輕輕點頭,這個建議無疑是姚令璋給李顯提的。
以虛職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能夠做宰相,而且還能夠陪同在皇帝的身邊。
過上幾年之後,專任侍中,如此一來,資曆不夠的問題也能夠解決了。
在李顯為英王時,先帝就讓姚令章任英王長史,一直到如今的太子詹事,不是沒有原因的。
李絢抬頭,沉吟著看向姚令璋:“敢問長史,這個消息,是誰告訴詹事的?”
封賞名單,最初是由吏部起草,之後,中書彙總增刪修改,皇帝定奪,武後蓋印。
如今遠還沒有到皇帝的手裡,也沒有到武後的手裡。
姚令璋聽懂了李絢的意思,輕輕點頭道:“是中書舍人杜審言。”
杜審言能夠成為中書舍人,有很大原因是他身上有深刻的東宮烙印。
李絢低頭,輕聲說道:“如此說來,給東宮透露消息的人應該就是裴相了,裴相也是在告訴東宮,不想讓長史拜相的人,不是他。”
如今真正能夠決定姚令璋是否為相的,隻有三個人,裴炎,李顯和武後。
李顯自然是想姚令璋能夠進政事堂的,但武後是最不想的。
至於裴炎,一個滑頭,兩邊不想得罪。
“裴相怕是想要讓我等和天後衝突,他好從中得利。”姚令璋麵色擔憂的看著李絢。
如今的朝局,就是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麵。
對於裴炎來講,他雖然是輔政大臣,但是正麵強對武後和皇帝是他所不願意的,而對他最後的局麵,就是東宮對上武後。
對於東宮來講,也是一樣,若是裴炎能出頭和武後強抗,那麼東宮就要輕鬆許多。
當然,武後也是最喜歡看到東宮和裴炎發生矛盾的。
……
“所以,如今怎麼辦?”姚令璋麵色凝重起來。
武後一插手,裴炎就鬆手。
這對東宮極為不利。
李絢深吸一口氣,說道:“此事,陛下還不知道吧?”
“陛下不知。”姚令璋肯定的點頭,他想在東宮內部商討出一個應對策略來,然後再找李顯。
畢竟李顯雖然為人寬厚,但是在處置朝政上卻是資質平庸,讓他想什麼好辦法,很難。
“那麼不如如此。”李絢抬頭,看向姚令璋,認真說道:“請陛下手書,調裴相為尚書左仆射,王相為中書令,長史直接升任侍中,如何?”
姚令璋愣了,這是什麼操作。
其實對於姚令璋而言,他最好的去處,是六部尚書,但如今的六部尚書,該調整的都已經調整到位,根本沒有他的位置。
所以,對他來講,隻能更進一步,做宰相。
不直接任侍中,中書令,而是先同中書門下三品,攢夠資曆,再做宰相。
如今李絢卻是要他直接做侍中,這不對啊……
姚令璋突然有些明白了過來,輕聲說道:“王爺,還是要拉攏裴相?”
李絢輕輕點頭,說道:“眼下的朝局,說到底,還是陛下和天後,在拉攏裴相。”
皇帝和武後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如今唯一犯這個錯的人是李治。
李治認為武後和李顯之間的矛盾是可以調和的,所以隻要李顯能忍,忍個三五年,足夠的熟悉朝政,培養夠足夠的親信,三年之後,他就可以直接出手掌握朝政。
但可惜,武後不會給李顯這個機會的。
有太多人看明白這一點了。
願意出頭幫助李顯的,多是一些朝中的中下層官員,上層的官員願意動手的人不多。
甚至有不少人認為武後是承先帝遺誌,如今也是在幫先帝看著整個朝堂。
因為他們知道整個朝堂真正的敵人是誰。
但他們都錯了,和李治一樣的錯了,武後要的,不是替先帝看住江山,她是要奪取整個天下。
所以,李顯想要穩住朝堂,就必須要拉攏裴炎。
深吸一口氣,李絢看向姚令璋,有些抱歉的說道:“如今,恐怕需要長史稍微犧牲一下。”
“王爺請講。”姚令璋神色肅然起來。
“這一次入相,長史還是放棄吧。”
李絢看著姚令璋,抱歉的說道:“長史檢校中書侍郎如何?”
“中書侍郎?”姚令璋微微一愣,他去檢校中書侍郎?
以正三品的太子詹事,檢校正四品上的中書侍郎?
李絢認真的點頭,說道:“陛下讓長史同中書門下三品,實際上不過是需要在政事堂有隻能夠借助的手,而裴相明顯不願意陛下的人進入政事堂,如此,我們就退一步,做中書省的第三把手,中書侍郎。”
中書省以輔政大臣裴炎為首,中書令劉審禮還在西域作戰,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義琰為二把手,中書侍郎,不同中書門下三品為三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