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抓朱元璋壯丁讓皇帝充軍,葉大人必須用傳國玉璽續命!(2 / 2)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10714 字 6個月前

“你就在這裡協助守城,然後不折不扣的上農稅就行。”

“隻要你讓陛下滿意,陛下就一定會讓你升官!”

在說到‘一定會讓你升官’七個字之時,朱元璋故意加重了三分語氣。

朱元璋說完之後,馬皇後也跟著笑著補充了起來。

等他們說完之後,葉青這才淡笑著說道:“你們二位,都誤會本官了。”

“本官此行,可不是為了送你們去太原府的。”

朱元璋和馬皇後,幾乎同時詫異道:“那是為了什麼?”

所有人的眼裡,葉青當即翻身下馬,徑直走到朱元璋的麵前,直接就乾了一件在朱元璋看來,太陽不從西邊出來,就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葉青雙手重疊於身前,垂直於地麵,微微鞠躬,行漢家正式拜禮。

這不是下屬拜上司,這是漢家正式的見麵禮!

當然,也可以是邀請彆人的招呼禮!

雖然隻是簡單的見麵禮以及招呼禮,也足以讓朱元璋找不著北了。

要知道他在葉青的麵前,還不是皇帝朱元璋,隻是賤商郭老爺。

隻聽說商對官行禮的,哪有官對商行禮的道理?

還是官追出城來行禮?

彆說是朱元璋想不通了,就連馬皇後也是一臉懵。

朱元璋雖然想不通這是為什麼,但也還是覺得很舒服,甚至還有那麼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朱元璋忙笑著雙手托起葉青雙臂道:“葉大人為何如此啊?”

葉青誠懇道:“郭老爺曾是陛下親兵,也還帶過兵打過仗,見過大場麵,本官想請郭老爺留下,臨時擔任本官的參將。”

“我們,需要你的經驗!”

朱元璋看著葉青如此誠懇的樣子,心裡那才叫一個美啊!

人就是這樣,被人不客氣久了,稍微對他客氣一點,他就能美上天。

當然,最讓朱元璋高興的,還是他這番話無異於直接誇他帶兵打仗厲害。

僅僅隻是當過朱元璋的親兵就可以當參將,足以見得,在他葉青的心裡,他朱元璋雖然缺點很多,但帶兵打仗的本事還是很高的。

想到這裡,朱元璋看著眼前的葉青,又覺得順眼多了。

他是真想接受葉青的邀請,以郭老爺的身份,接下這臨時參將的活兒!

可他不能這麼做,他必須回去主持大局!

想到這裡,朱元璋就開始以郭老爺的身份,找借口婉拒。

就這樣,當著所有人的麵,葉青誠意滿滿的邀請了三次,朱元璋就委婉的拒絕了三次。

可也就在此刻,葉青直接就變臉了。

朱元璋的眼裡,葉青翻身上馬之後,又變成了那用鼻孔看人的葉大人。

葉青隻是看向旁邊的吳用道:“無故毆打朝廷命官,按律何罪?”

吳用拱手道:“回大人,按律當斬!”

葉青隻是眉頭一皺:“這個處罰本官不滿意,重新說。”

吳用隻是眼珠子一轉,便再次拱手道:“回大人,按律充軍!”

葉青聽著這麼一個答複,這才調轉馬頭,也就在馬屁股瞄準朱元璋的臉時,他才開口下令道:“那還等什麼,綁了充軍。”

話音一落,葉青直接就駕馬絕塵而去。

灰塵散去之後,朱元璋直接就瞪大了眼睛,他總算是搞清楚葉青是來乾嘛的了。

他是來拉壯丁的!

還來了一招先禮後兵,先文後武?

也就在朱元璋完全反應過來之時,衙役和士兵們就開始行動了。

吳用走到馬皇後麵前道:“郭夫人,你就不綁了,上馬車去吧!”

“.”

沒一會兒的功夫,

朱元璋一行人就連人帶貨,全部走了回頭路。

吳用還再三保證,絕對不會貪他們的貨,絕對會好好保管,就像坐牢幫罪犯保管私人物品一樣,罪犯是出獄歸還,他們就是戰後歸還。

隻是由於這位郭老爺敬酒不吃吃罰酒,所以他和毛驤等人全部被綁了放馬上馱回去。

馬背之上,朱元璋真就是氣得咬牙都沒了力氣。

當然,他不僅僅是火大,更是沒有想到他竟然還有這樣的際遇。

第一次來雁門縣,是微服私訪的皇帝當了勞改犯!

第二次來雁門縣,則是微服私訪的皇帝,被知縣老爺以莫須有的罪名,強行拉了壯丁!

“葉青,”

“你個兔崽子!”

“你敢拉老子的壯丁,好得很,好得很啊!”

“.”

反綁著雙手的朱元璋,坐在馬背上,被人牽著馬往回走的同時,也在心裡的‘記仇’賬本上,惡狠狠的給葉青記上了一筆。

當天晚上,

朱元璋和毛驤等人,就被馬皇後做通了思想工作。

首先,葉大人‘盛情難卻’,他們隻有接受這份差事。

再者說了,他們在這裡也可以親眼見證,他葉青到底有沒有帶兵打仗的本事。

至於他們倆的安全,也完全不用擔心,退路始終是有的!

朱元璋雖然接受了馬皇後的意見,但他也惡狠狠的撂下了一句話。

“就憑他抓老子壯丁這一條,老子就不會讓他好過!”

“彆說是打敗仗,就算是打贏了,但隻要沒找到傳國玉璽,老子就要讓他生不如死!”

馬皇後聽著這麼一句狠話,也是直接就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知道,她家重八這句狠話,可不僅僅隻是一句狠話這麼簡單。

如果找不到傳國玉璽的話,她家重八真的會找葉青的麻煩,而且還是要命的大麻煩。

在這件事情上,她一句也不能勸,也確實不該勸。

葉青實在是太過分了,竟然連皇帝的壯丁都敢抓!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