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葉大人的命隻有皇帝可以要,胡惟庸竟敢借朱元璋的刀!(2 / 2)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7140 字 5個月前

燭台燈光之下,胡惟庸是越往下看,眼神就愈加的複雜,有不可置信之色,也有後怕之色。

這封書信是觀戰將領所寫,而負責去觀戰的將領,又是身處於長城望樓之上,屬於一個不遠不近,又居高臨下,還縱觀全局的位置。

也因此,胡惟庸看著這封信,也就像也身處於那個位置,看這雁門關首戰全程一樣!

戰役細節寫得很詳細,可卻沒有守關主將信息,更沒有總指揮的消息,也就是說隻看這封信的話,根本就不知道總指揮是不是葉青。

“首戰大捷啊!”

“戰損幾百人,殺敵近三萬,還有一種遠比朝廷大炮打得更遠數倍,威力大數倍不止的大炮?”

“這雁門縣還私造大炮?”

“這大炮又是誰造出來的,是駐軍將領,還是葉青?”

“.”

看完這封信之後,胡惟庸就更加的後怕了起來。

他希望真正的防守總指揮不是葉青,搞出這大炮的人也不是葉青。

因為一旦這所有事情都是葉青所為的話,他將很可能麵臨一個不好的結果。

那就是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丞相,不是武丞相徐達,也不是文丞相胡惟庸,而是現在還當著七品知縣的葉青!

如果朱元璋不在葉青身邊的話,他不會往這方麵想!

可問題的關鍵是,朱元璋和馬皇後都在葉青的身邊,也就是說他們現在才知道的事情,帝後二人早就知道了。

他們二人遲遲不表態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默認的意思!

不僅如此,還可以說明他們對葉青的態度是用大於殺,最起碼現在是這麼個態度!

隻要態度不變成殺大於用,他就有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風險!

“不對,”

“那葉青不死,就一切都有變數!”

“武丞相本就是陛下的人,如果再讓那和淮西勳貴有仇的葉青當了左丞相,我可就再也沒機會了!”

胡惟庸越往這方麵深入思考,就越覺得像是這麼回事。

因為在他胡惟庸看來,如果葉青真有造炮指戰之才,朱元璋他們一家三口是很有可能把葉青往左丞相之位上送的。

原因無他,隻因為他葉青和淮西勳貴們有著你死我活般的大仇。

隻要把他葉青往那位置上放,就可以起到一個相互製衡的作用!

因為這份大仇,他葉青就隻有背靠皇帝這一座山,以尋求庇佑,而淮西勳貴們也會因為這麼一個人變成頂頭上司,而變得收斂!

到了最後,他朱元璋就變成了那個最大的受益者!

想到這裡,胡惟庸的眼睛裡,也有了一抹不大明顯的凶光!

可也就在看過葉青的親筆奏疏之後,他又瞬間收起了這份殺意,還麵露淡淡喜色。

因為不僅不用他想辦法弄死葉青,他葉青自己就在自尋死路!

“來人,”

“去把吏部尚書呂大人,翰林院大學士孔夫子叫來。”

很快,二人就來到了胡惟庸的書房裡,並交換看著觀戰將領的親筆信,以及葉青的親筆奏疏。

二人交換看過之後,胡惟庸便看向孔克表道:“夫子,你來說說,本相該怎麼做啊?”

孔克表直言道:“明日早朝,參奏他私造大炮,巧奪兵權,隻要滿朝文武鬨騰起來,陛下想保都保他不了。”

聽著這麼一句話,胡惟庸直接就把眉頭皺成了一堆。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是真的不想和這個孔子的五十五世孫為伍,可這家夥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太高,他不拉攏又不行。

可他也是真的蠢到了家!

不錯,

這麼乾是可以逼著皇帝弄死葉青,可皇帝緊接著就一定會弄死他們。

要知道他朱元璋在記仇這方麵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了!

胡惟庸礙於情麵,也隻是叮囑道:“你給本相記住,陛下那邊沒說要置他葉青於死地,你我就絕對不能乾置他於死地的事情。”

“葉青的命,隻有陛下他們一家三口可以要!”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差沒把‘要殺葉青,也得借他們一家三口的刀’給直接說出來了。

緊接著,胡惟庸也不管孔克表是否明白話中真意,他隻是看著呂本問道:

“呂大人,你覺得本相該怎麼做?”.

求看官大大們追訂支持,求推薦票、月票、打賞支持,謝謝!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