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葉大人的新仇舊恨,戚繼光為先祖立功,王保保的兩個情懷!(1 / 2)

大明第一貪官 渝江河 9846 字 5個月前

朱元璋父子和徐達的眼裡,葉青這儘顯新仇舊恨的眼神,可以說看著就非常有故事。

隻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這麼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在看著倭國的地圖之時,怎麼會有如此明顯的‘新仇舊恨’。

就連他念詩的語氣,都是那麼的讓人不寒而栗。

三人看著眼前的葉青,真就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他怎麼會用這種難以言表的眼神,看著倭國的地圖。

僅僅隻是倭國曾經和大唐發生過白江口海戰?

可白江口海戰卻打得倭國幾百年不敢抬頭啊!

縱觀千年曆史,周邊諸夷哪個沒有和華夏發生過戰爭?

打得最多的,就是長城之外的草原遊牧!

可即便是麵對他們,葉青都沒有這種‘新仇舊恨’一般的眼神。

越往這方麵去思考,他們就越想不明白。

要想跳出思想上的‘死胡同’,他們唯有想不通就拉倒。

當然,他們也隻有想不通就拉倒!

他們葉青也認識這麼些年了,深知葉青是一個想說自己就會說,不想說的話,天王老子都套不出半句話的人。

而此刻,

不再思考葉青異樣眼神和語氣的三人,又開始品鑒葉青看著倭國地圖,念出來的這首詩。

徐達摸著胡須,用品鑒的語氣道:“我們現在的生活很舒適,但彆忘了我們還有一個鄰國,也就是倭國。”

“客人來了,倒酒好好招待,同坐在酒桌邊,比比劃劃共討如何對付倭國。”

“我們手持兵書和寶劍,隻想著為國殺敵。”

“封侯與否無所謂,我隻是想海上清靜點。”

徐達說到這裡,忙誇讚道:“好詩,好詩啊!”

說著,他又看向葉青道:“我葉老弟不愧是有真才實學的舉人老爺,根據我等經曆,隨口就是一首詩啊!”

徐達在如此誇讚之時,他也當即下了一個決定。

不錯,

他確實是為了留下來,才和王保保打的這個賭。

但他可沒說一定要遵守賭約,麵對如此文武雙全的賢婿,即便是做一回言而無信的小人,那也絕對劃得來。

朱元璋則是把重點放在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這句話上。

一想到這句話,朱元璋看葉青的眼神,都是那麼的順眼。

其順眼的程度,都可以用‘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來形容了。

在他看來,就憑這句話就能看得出來,葉青是一個心懷天下,但卻並不在意自身得失的人。

也因此,他更是足以肯定,他葉青這‘大貪官’的外表之下,裝的全是大明的百姓。

想到這裡,他還覺得自己屢次對葉青動殺心,完全是自己小肚雞腸了。

當然,他看葉青如此順眼的理由,除了這‘高大上’的理由之外,還有一個‘自私自利’的理由。

作為‘大明集團’的大老板,又怎麼會不喜歡一個,做事不求回報的員工呢?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這句話,也足以表明他葉青是一個,做了實事卻不求回報的人!

可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葉青卻是突然搖了搖頭。

他看著徐達,直言否決道:“徐老哥,你可彆往我臉上貼金,我哪裡有如此文采?”

“我葉青在應情應景的時候,是會偶爾來上一首,但卻都是彆人的詩。”

“這首詩也一樣,與我葉青無關!”

還是那句話,在他穿越的前兩世,還有用後世之詩裝逼的行為。

可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他隻覺得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非常的不入流。

葉青淡笑道:“我隻是覺得,這首詩就像極了此刻的我們,所以才有感而發。”

“但其原作者,另有其人!”

徐達聽後,直接就動起了腦筋。

他也算是個文武雙全的儒將,曆史上的這些有關於軍隊的詩歌,他基本上都讀過。

即便是不能倒背如流,他也能有些印象。

可他對這首詩,卻是一點印象都沒有啊!

想到這裡,他看向葉青的眼神,就有了些猜疑之色。

他隻懷疑葉青是為了謙虛,才故意在他們麵前,無中生有了一個所謂的‘原作者’。

也就在徐達如此思索之時,朱元璋卻是直接就著急了。

因為,如果真如他葉青所說,他隻是應情應景的用了一下彆人的詩,那就隻能證明他在這一刻,有他朱元璋之前猜測的情懷。

這樣的情懷,或許會保持一輩子,但也或許隻會保持一陣子。

換句話來說,他的這種情懷並不牢靠,今後還有可能因時間和環境而變。

可如果這首詩是他的即興原創,則要牢靠得多得多!

想到這裡,朱元璋直接就急迫的問道:“我說葉大人,你是不是因為想謙虛,所以編造了這麼一個原作者?”

“咱們之間,你還謙虛什麼呀?”

“就好像伱在雁門縣,說自己是個笨拙之人一樣,那不叫謙虛,那叫虛偽!”

“笨拙之人,能有你這樣的?”

“當年咱們還不太熟,你搞這套虛偽的處事方式還能接受,現在還這麼虛偽,就有點沒意思了!”

朱元璋話音一落,徐達和朱棣,也跟著點了點頭,以表示讚同。

葉青看著眼前‘同仇敵愾’的三人,隻覺得他冤枉到了極點。

葉青無奈的搖頭道:“天地良心啊!”

“我葉青為人最是不虛偽,我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我有必要對誰虛偽嗎?”

“得罪人而已,我最喜歡的就是得罪人,我一天不得罪人,我就心裡不舒服。”

“我這種人,怎麼可能虛偽?”

“我是真的笨拙,我是真的沒什麼天賦,我也是真的不會作詩啊!”

“這首詩你們之所以沒聽說過,因為”

說到這裡,葉青還瞬間詞窮了。

因為,一句‘這首詩就不是先輩所做,而是後輩所做’的大實話,他愣是說不出口。

可葉青越是詞窮,他們就越發的懷疑,他葉青是謙虛到了虛偽的地步。

葉青為了消除他們對自己的懷疑,他隻有再次小小的撒一個謊。

如果不是考慮到大戰在即,讓人懷疑不利於團結的話,他絕對不會繼續撒謊。

想到這裡,葉青也隻是無奈的歎氣道:“好吧,我也是服了你們,我說實話!”

“這首詩,是一位當世的,戚姓將軍所著!”

“我也是偶然聽到,覺得這首詩好,這才默默的記了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