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撥發戶部白銀八十一萬一千零四十一兩,餘下現銀已全部撥至兵部。黃金全部充入內帑,以一兩金合十兩銀,折銀八十三萬二千一百四十兩已撥至兵部。”
兵部不會拿黃金去給士兵發放餉銀,所以朱常洛便命令西廠按照市場一般的兌換比例,從內庫折銀發給兵部。
剩下的古玩字畫、珠寶玉器,兵部拿著沒用,隻好先充入內庫然後再慢慢消化了。
魏忠賢奏畢歸位,兵部尚書崔景榮出列陳奏道:“聖上禦極,即發帑積儲銀一百萬兩,犒勞九邊吏卒。至萬曆四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該筆銀賞已全部撥發完畢。”
“聖上禦極,即發帑積儲銀一百萬兩,解付遼東,犒賞遼東將士,以解遼東缺餉之燃眉之急,該筆銀於八月十五日全數解付。”
七月二十一日,萬曆皇帝龍馭上賓。接下來,尚未即皇帝位的朱常洛開始實際行使皇帝職權,傳達先帝遺詔,致力於扭轉萬曆朝後期的一係列弊政。
其中第一條就是發帑二百萬兩,分彆解付九邊和遼東。
經戶部和兵部計算,遼東欠餉總計二百三十六萬兩,即使撥發了一百萬兩仍舊欠餉一百三十六萬兩。也就是說,就算把撥發戶部後餘下的白銀和折算的黃金全部計入,也仍舊欠餉三十七萬餘兩。不過,逋欠銀兩乃是朝廷的慣常之例,隻欠三十七萬已經很少了。
崔景榮呈奏完畢行禮歸位,鴻臚寺卿徐光啟出列行至陛前。
在朝會上,鴻臚寺卿除了要高唱“奏事”與“奏事畢”,還要為地方官員代奏章疏。
“臣,熊廷弼謹奏。”
“萬曆四十八年六月,賊酋努爾哈赤領諸賊將兵圍懿路、蒲河,焚掠地方、傷民無算。十二日,賊前鋒二萬直奔沈陽,後援四萬繼進。另以一萬從東州堡出,直衝奉集堡。”
“沈陽守城總兵賀世賢親統天軍於沈陽城東二十裡迎擊,野戰鏖鬥,賊兵敗退十五裡下營。”
“總兵柴國柱帶兵於東州堡東三十裡小夾山、榆條寨等處與賊兵對戰。”
“各路天軍出擊堵截,南北相顧,賊兵進攻無果,丟棄攻梯鉤杆無數,怏怏而去。”
“八月,賊發兵二萬向蒲河進兵,然未及沈陽,賀世賢率部出城迎戰,斃殺賊寇二百餘人,賊退屯灰山。”
“九月初二,領兵攻賊,克灰山,斬首八十九級。初八,克撫安堡,斬首一百一十六級。賊酋努爾哈赤領兵撤回建州界凡。”
徐光啟奏畢,退回原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