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鑒會,就是許氏月旦評的進化版。
這玩意已經之所以還保留著,完全是世家用來刷名聲的手段了。
每年,都會評價一些個世家中的青年才俊。
當然免不了會對江東的世家偏心一點,多刷一點名聲。
眼下的確快到了品鑒會的日子,聽陸績說起,全琮與顧邵二人,也是微微點頭:“就在下個月了,還有十來日的功夫。”
說著,全琮想了想道:“今年,周大都督的幼子周循,也會參加。”
陸績聽得卻眼下一跳,卻問:“那周循不是正在成都麼,如何來參加?”
全琮搖了搖頭道:“此事吾也疑惑,不過...喬夫人來的信件,定然不會有差錯。”
陸績聽得不置可否,隻又問道:“今年這評價會,放在哪個地方?”
全琮顧邵聽得奇怪,便應:“依著以往,自然是在吳縣,由元歎公主持。”
元歎公,便是顧家龍頭,顧雍。
當年其在豫章當太守的時候,徐盛董襲二將去求援,要救在荊州被困的呂蒙。
顧雍與郡臣陸瑁未能出兵,還受了一些責難。
幸好江東世家據理力爭,才說徐盛二人完全是無稽之談,這才保住了顧雍。
此後顧雍有些心灰意冷,對孫權的事兒,根本不怎麼放在心上。
不過顧家的家底放在這兒,世家之間,又相互聯合,同氣連枝。
便是今年這品鑒會,還是由其主持,更是各個得尊稱一聲元歎公。
隻陸績一聽是顧雍,忽然倒是來勁了。
卻道:“吳縣...這地方可不大好,這番吳侯出征,咱們也彆多摻和在其中,先弄好今年的品鑒再說。”
二人聽得一愣,心想這打仗的事情,可不比什麼品鑒會的得重要多了?
然陸績似乎心意已決,這說完之後便斬釘截鐵的道:“咱們這品鑒會,也不能閉門造車,皆由江東人所評。”
“還當擴展擴展,免得人說是咱們江東自己的獨樂罷了。”
如此說的,最後又說一句道:“此事吾與元歎公去說說,你們莫管了。”
說罷,竟是當真要走,直往顧府上而去。
隻留全琮與顧邵一臉懵逼,也不知陸績葫蘆裡頭賣的什麼藥。
而隻過兩日,陸績和顧雍討論的結果就出來了。
竟說要把這次品鑒會,放在長江之上!
這提議直接把全琮與顧邵完全弄懵逼了。
如何把品鑒會放在長江之上?
正是心頭疑慮,卻聽陸績道:“非但要在長江之上,咱們還要找個特彆嘉賓來!”
嘉賓?
誰能當這嘉賓?
全琮與顧邵實在不明白,不由急道:“哎呦,公紀可彆賣關子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可快說吧!”
卻見陸績隻是一笑道:“這次品鑒會,吾欲請子輿前來,共品江東英才!”
此話一出,二人皆驚!
一時竟不知是說什麼才好,半晌才反應過來道:“公紀莫不是說笑,怎好叫邢將軍來此?”
陸績卻道:“江東自然是不好來,隻是長江之上可不一定。”
“我先去信去請,至於成與不成,隻看子輿回信再說。”
“隻是以子輿才情來說,這事...他定會相應!”
全琮與顧邵隻是不信。
雖說孫劉二家經過聯合背刺,不斷分分合合,眼下情況還算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