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就在朱允熥以為蒙混過關的時候,一聲高呼打斷了他的幻想。
一個身著紅袍,老態龍鐘的文官顫顫巍巍的走出隊列。
“劉三吾?”朱元璋疑惑的看著他,這位翰林院大學士雖然也是二品大員,但平日裡隻愛念些詩詞歌賦,感興趣的都是道德文章,對於朝政很少發表意見。
“臣在。”劉三吾雖然看起來已經是行將就木了,但說起話來卻中氣十足。
“你有何事要奏啊?”朱元璋看著劉三吾,有些遲疑的問道。
劉三吾走到朱元璋的麵前,一撩袍子跪在大殿上,“臣要彈劾三皇孫殿下,動搖國朝根本。”
“哦?”朱元璋臉色凝重的看著劉三吾。
這位大臣,雖然平日裡從不輕易議論朝政,但他潔身自好,為官清廉,久居朝堂,滿朝文武不知道多少都是他的門生故吏。
真正算得上德高望重的老臣,在朝堂上頗有威信,他的話朱元璋不得不重視。
“我國朝自建國以來,一向是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臣聽聞,此次三皇孫殿下清理魚鱗黃冊,攤丁入畝,將六合縣無數的縉紳賢達投入大獄,這是動搖國朝的根本啊陛下,長此以往,必將百姓與朝廷離心離德,到時候,朝廷危矣,大明危矣!”
朱元璋沉默片刻,說道:“劉愛卿,此事不可隻聽一麵之詞。允熥此舉,自有其考量。”
劉三吾抬起頭,急切地說道:“陛下,老臣絕非危言聳聽。縉紳先達乃是國之根基,怎能輕易動之?”
朱允熥忍不住說道:“劉大人,那些縉紳霸占田畝,欺壓百姓,若不整治,如何安天下民心?”
劉三吾怒目而視:“殿下年少輕狂,不知其中利害。此舉定會引發動蕩。”
朱元璋大手一揮:“都莫要爭了,朕自會明察。”
劉三吾再次叩頭:“陛下,此事關係重大,還望陛下三思啊!”
“還望陛下三思......”
這一次,走出隊列的官員幾乎占到滿朝文武的一多半。
畢竟,這朝中的官員,無論是淮西勳貴,還是科舉取士,又或者那些縉紳舉薦的賢才,家裡幾乎都有投獻的土地,朱允熥在六合縣的做法,已經侵害了他們的利益。
朱元璋看著眾多跪地請願的大臣,臉色愈發陰沉,說道:“你們如此逼迫朕,究竟是為了大明,還是為了你們自家的利益?”
一位大臣顫抖著說道:“陛下,臣等一心為了朝廷,絕無私心啊。”
朱允熥冷哼一聲,眉頭緊皺,雙手握拳,怒目圓睜,大聲說道:“若真無私心,為何此時才跳出來?”
另一位大臣急忙辯白:“殿下,我等也是憂心大明江山。”
朱允熥嘴角抽動,向前邁了一步,喝道:“憂心江山?那你們平日為何對縉紳惡行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