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你要是家裡買煤球的話,記得跟我說,你彆看我家老伴隻是一個小學老師,但關係可多著呢。讓他帶你去買煤球,保證都能買到好的,沒多少碎的。”
李大媽熱心的說道,滿滿都是對鄰裡之間的關懷。
而羅成還真打算要去買煤球,煤爐子,熱水壺還有鍋都買好了。但之前因為購買煤球的購煤本沒下來,羅成是買不到煤的。
本子雖然是十二號就發下來了,但十三號在廠裡忙,十四號就回老家了。這煤球也就沒去買,其實就算李大媽不說,又沒有劉張氏上門倒打一耙的事。他剛才都在考慮是去外麵買幾個饅頭吃,還是去買煤球晚上煮個麵條吃。
“那太感謝了,閻大爺從學校下班回來了嘛。我正想去買煤球做晚飯吃呢,能不能麻煩他等會就帶我去一趟。”羅成詢問道,再外麵買饅頭還要糧票,還是細糧票。家裡的麵是孫子祭來的,隨便吃,他自然是打算乾脆買了煤球自己弄。
雖然羅成是在廚房上班,但廚房裡的人也不是天天在廠裡吃飯。特彆是晚飯,羅成就看見何師傅是在廠裡吃的,肖師兄說何師傅還沒成親,屬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情況。
據說何師傅還有一個妹妹,但也不在家吃,在讀高中住校呢。加上何師傅炒菜的水平高,上麵領導給他點糧票,在外接點活人家也感謝他偶爾也會給點票。
所以何師傅就算天天在食堂吃大米飯,糧票都夠。
食堂廚房的其他人就不一樣了,像羅成的師傅王知易,他中午都是回家吃。
城市居民一個人現在的定量三十斤糧,特殊工種除外。
細糧和粗糧的比例三七分,也就是說總共一個月還沒十斤細糧呢,天天在食堂吃大米飯的話,哪怕隻吃一頓,都不夠。何況誰都有家人,細糧也不能一個人吃了。
羅成也準備下午那頓就不在廠裡吃了,還有早上的那餐,天天在外麵買著吃,糧票也不夠吃的,中午倒是可以在廠裡吃。
“對了,大媽問你一個事,你糧本上的定量領了沒有。你看你一個人生活,這個月你來城裡的時候還空了那麼多天,你這個月的糧是不是還有多呀。”
李大媽‘不經然’的又把話題扯到了羅成定量糧上,至於說去買煤的事~~。
羅成是農村來的沒錯,但又不是棒槌,要是這時候還看不出李大媽的目的就是為了糧食,那他最好還是回農村種地算了。
不過就算是利益交易,今天李大媽的確是幫他說話了。在這城市生活,鄰裡之前的確要互相‘幫助’。
“李大媽,定量我都提出來了。我也就有粗糧票多,讓閻大爺陪我去買一下煤,等會回來給你五斤粗糧票,你看行不。”
都明白了李大媽的目的,羅成也不再客套了,乾脆直接一點好。之前可能還會說請大爺幫忙,現在卻是用‘讓’這個詞了,語氣上也少了一分熱情。
羅成這樣一說,李大媽是開心的點頭回去了。
半個多小時後,羅成從賣煤的地方回來了,閻大爺帶著他兩個兒子拉著一個板車跟在身後也回來了。
買了一百二十斤蜂窩煤,這是一個季度用的蜂窩煤量。也就是一個月一個人也就隻有四十斤的量。現在的煤價是三厘錢一斤,一百二十斤也就三毛六分錢。
不過一百二十斤煤是不夠燒的,天冷過年的時候,一般都可以購買一批過年過冬取暖的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