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所以能夠在後人口中被廣泛傳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輝煌的盛世景象。
然而,即使在貞觀之治時期,大唐王朝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實際上,唐朝的皇室力量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強大。在眾多皇帝當中,隻有唐高祖和唐太宗能夠對朝堂局勢保持絕對的掌控力。
唐高宗李治曾經被長孫無忌長期架空,後來更是悲慘地被武周政權篡位。
三省六部製作為一種政治製度,本身相當完善。
但其中大部分官職都由士族出身的官員擔任,這就導致了皇權被削弱,同時世家大族的權力卻得到了加強。
因此,每當朝廷提出一項政策可能會損害士族利益時,往往會遭到門下省或中書省的否決。
儘管製度本身良好,但執行的人卻屬於士族大家之人。
作為後來者,李承乾自然對這些都十分的清楚,他步伐顯得有些沉重,當他站到那個位置之時,才知道皇帝之位的不易。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太子殿下,陛下請殿下移步兩儀殿!”一個老太監擋在了李承乾的麵前。
“帶路吧!”李承乾點頭道,李二還是不太放心自己吧。
“承乾,入座吧!”
兩儀殿內,李世民頭枕在武媚才人的玉腿之上,見到李承乾來到後,才微微睜開眼來。
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是昏庸,還是說,老東西,真的會享受,老牛吃嫩草。
李承乾也是盤坐於作案前,這李二看似已經退於幕後了,但是對於朝中大事,肯定都是了如指掌。
“承乾,你很不錯,是該表現強硬點,不然那群老東西可不會服你。”
李世民一改鬆散,正襟危坐了起來。
“不過,你把房玄齡撤走了,現在空缺的左仆射之位,你想讓誰來擔任呢?褚遂良、高士廉都不錯。”
李世民漫不經心道,就如同在聊家常一樣。
“如果讓兒臣來選,不會任用他們其中的一人。”李承乾搖了搖頭,這並不是他理想中之人。
“哦,朝中還有何人能勝任這個位置呢?”
李世民越發感興趣了,以如今李承乾的表現來看,絕對不是胡來。
“檢校黃門侍郎許敬宗!”李承乾開口道。
許敬宗591年生人,武周篡唐,他居首功,人送雅號——大唐第一大漢奸,也是被史書明確的第一奸臣。
可謂聲名赫赫。
他真正的做到了,不能流芳百世,亦要遺臭萬年。
同樣是留名青史,隻不過他是反麵教材。
當然,他的事跡遠不止如此,高宗李治能掌權,也有他的功勞,長孫無忌獨霸朝綱多年,也是被他推翻,最後也是被他逼的自縊而亡。
“此人朕了解,寫了一手好文章,不過能力卻不如何,溜須拍馬倒是有一手。”
李世民搖了搖頭,他並不負知人善用之名聲,對於許敬宗很是了解。
無他,許敬宗也是秦王府十八學子之一,文學造詣很高。
其也是剛剛修成《武德·貞觀實錄》,被李世民封為高陽男、檢校黃門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