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為大唐製定一個改革方案,是比較困難的。
陳平安雖然有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但是這樣的工作,是一點兒經驗也沒有。
所以,這第一個五年規劃,陳平安就沒敢大刀闊斧,還是小提了幾點改善,都不算是什麼改革。
真要是改革,那必然是會引起軒然大波。
從東西兩市的劃分,引起了世家門閥的爭搶,甚至是一度可能打破頭,就能夠看出來。
在這樣一個封建的王朝進行一次超越這個時代的改革,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常參結束,陳平安再一次被召見。
李世民問道:“百家姓應該不是你寫的吧?”
“陛下英明。”陳平安說道:“臣的確沒有這般才華,這是宋朝時期的一位隱士大儒所寫。”
李世民有記載陳平安的語錄,所以也知道宋朝的基本情況,一個因為重文輕武的國策,讓王朝失去了爪牙的朝代,也是文人騷客最多的時代,對於陳平安的語錄,他研讀非常深。
幾乎上麵提到的任何一個細小的點,他都一一揣摩過。
李世民又漫不經心地問道:“後世還有什麼好詩嗎?”
陳平安回道;“很多,唐詩宋詞明曲,每一個王朝都有其獨有的文化,唐朝的詩歌,宋朝的詞賦,明朝的散曲。也都有不少傳世經典名作。”
李世民其實也有一些才學,更多的也是受到了古人的影響。
一個曹操橫槊賦詩,一個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李世民自然也不想輸陣。
而他留下來的名句,自然也就是贈蕭瑀的那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點了點頭,他一直都是通過這樣的詢問,來了解唐宋明清的曆史,從而了解四個王朝的製度、人文、經濟、思想的不同。
李世民又問道:“今日朝議,馬周等人的建言,你以為如何?”
陳平安回道;“陛下,馬周之建言可為良策,也因為他的建言,臣才想起來,在千年之後,因為汽車非常多,那等速度奇快,又是鋼鐵之物,一旦撞人,必定是當場死亡。”
“為了減少死亡之風險,上頭就製定了靠右行走的交通規則,在道路中間設立護欄,車輛一上一下,一左一右,遵守靠右行走的規則。”
“若是汽車沒有靠右行走,然後撞了彆人的汽車或者是人,這個開車的人,將會承擔全部責任。”
李世民聽了陳平安的話,很是開心,總有一種揚眉吐氣,朕的臣子也可比千年之後的人,那一種榮辱興焉的感受。
“馬周乃是你舉薦,此番,你也有功。”
陳平安連忙回道:“陛下謬讚,臣不過是拾人牙慧,知曉曆史罷了,馬周之才猶如明珠,早晚都會發出光芒,吸引陛下之目光,從而得到陛下的賞識。”
“曆史上,便是如此,馬周為常何寫了奏疏,被陛下看中,最後得知乃是馬周所寫,便提拔了他。”
“這也是曆史之典故,陛下為伯樂,馬周為千裡馬。”
李世民未曾想到還有這麼一個經過。
不過,卻也沒有後悔。
他能早一日用上馬周這樣的人才,也能早一日興盛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