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說道:“陛下,臣也以為前兩策雖為良策,卻不適合在這時候施行。”
“一來,是來自於世家大族的抵抗,文武百官們的反對,這良策,乃是觸及到他們的利益,自然不會被同意。”
“二來,如今大唐初定,府兵製已經施行了九年,在這九年中,也因為府兵製而讓大唐得以平定四方,抵禦突厥。”
“更為關鍵的是,馬上就要北征,不易對府兵製進行改革,從而動搖軍心。”
李世民點了點頭。
也明白陳平安的意思,現在不能施行,以後可以嘗試一番,畢竟土地兼並也真正存在,讓大唐不得不廢除了府兵製。
“你再講一講募兵製吧。”
既然府兵製有著隱患,那之後的募兵製,是不是也是一個良策?
陳平安對於募兵製的了解並不多,隻知道募兵製需要給軍費。
而僅此一點,就能夠看出府兵製和募兵製的優點和缺點來,府兵製隻需要給土地,就能免費獲得大量的將士,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奮勇作戰。
募兵製就需要給軍餉,沒有軍餉,就沒辦法獲得大量的將士。
如此一來,也就會讓朝廷多出很大一部分的支出,甚至是成為負擔。
明朝末年就因為軍餉問題,導致皇帝征三響,逼迫百姓不得不謀反。
李世民聽完,也覺得還是繼續堅持府兵製,等到實在是弊端太多,無法延續,再采用募兵製。
反正,已經有了對策,也就沒有後顧之憂。
李世民又問道:“陳卿,你覺得大唐十二衛當真可以打敗突厥,揚我國威?”
陳平安堅定地回道:“陛下,臣相信天策軍,相信十二衛,相信在土地兼並之隱患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大唐的大軍一定會所向睥睨!”
李世民點了點頭,他也有這個自信。
畢竟,那可是跟隨他南征北戰的親軍,強大如竇建德、王世充,不都是敗在了他的手下?
區區突厥,不足為慮。
李世民又看向了五年規劃中的另一個規劃,問道:“你這上疏有言,教育乃國本,你且細細說說。”
陳平安回道:“陛下,千年之後的教育,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演變,從私塾到書院,從書院到學院,再到臣所在的時期,教育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小學為六年,七歲入學,六年之後通過考試進入初中,初中三年畢業,再通過考試進入高中,高中三年畢業,再通過考試進入大學。”
“除此之外,小學、初中乃是必須入學,凡是子女在這個年齡之內沒有入學,父母是要承擔責任,輕則處罰,重則進牢獄。”
“這個教育之策,稱之為九年義務教育,也就是這九年的教育,子民們是必須享受的,還有國家出錢,免去學雜費、書本費,為平民減輕負擔。”
“而高考乃是國家重典,試卷都是軍隊押運,在高考之時舞弊之人,最高可判死刑。”
“之所以如此之嚴格,是因為高中之前都是基礎教育,而高中之後的大學,則是真正的專業教育,會教導學子們專業知識。”
“這些專業知識也分為好幾等,采用擇優錄取,高考分數優秀的學生,會進入最高學府,就好比是如今的國子監一樣,進入最高學府求學。”
“最高學府的學子們畢業之後,會進入社會獲得工作,而他們的工作往往都是有著專業性,同時,工薪非常高。”
“這也就是千年之後的一個現象,高考成為了萬千百姓之家重中之重的事情,也是學子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