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十三道奪命聖旨(1 / 2)

“天下多難,外寇侵辱。”

“今河北兵馬大元帥構,將師十餘萬,不能進而前,不能解君父於危難之中。”

“士卒多秏,無尺寸之功。”

“乃數次欺瞞君父,言援軍將至,卻始終未至。”

“又日夜怨望,口出狂妄之言,不為人子,不為君弟。”

“其人不忠不孝也~~~”

“今上諭至,賜劍自裁!”

“欽此~~~”

相州,大元帥府。

聽完天使宣讀的聖旨,跪在地上的趙構,隻感覺腦瓜子嗡嗡作響。

他完全想不通,究竟是出了什麼變故,為何太上皇與皇兄,都要他死!

沒等他做出回應,大元帥府外,又傳來了號炮聲響。

天使特有的長音傳入進來“聖旨到~~~”

“門下~~~”

“朕膺昊天之眷命~~~”

“天下多難,外寇侵辱~~~”

所謂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種格式的聖旨,實際上是要到了明朝的時候,才會確立起來。

自朱元璋之後,這種格式才會成為定製。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順應天道,上承天命。

而在明之前的唐宋時期,聖旨一般都是由門下省審核頒行,所以開頭都是門下,而不是奉天承運皇帝。

若是再向上走,到了漢之前,甚至都沒有聖旨這個詞。

所以看古典題材的影視劇,看他們怎麼念聖旨開頭,就知道有沒有用心製作。

說話轉回來。

第二道聖旨還未念完,大元帥府外又有天使抵達。

趙構麵無表情,臉色波瀾不驚。

一口氣來了十三道聖旨,每一道都是要他去死!

而送最後一道聖旨來的天使,是禦史中丞,秦檜。

“康王殿下。”

秦檜輕聲囑咐“還是速速遵旨吧。”

“...哈哈哈哈哈~~~”

之前一直麵無表情的趙構,站起身來放聲大笑。

“當我趙構,是扶蘇焉?!”

“此乃亂命!”神色淩厲的趙構,猛然拔出了佩劍“構,不從!”

密集的甲葉撞擊聲響起,大批甲士洶湧而入,將十三波的使者統統都給圍了起來。

趙佶那麼多的兒子之中,最有本事的就是這個趙構。

彆看他現在年輕,可能力心誌都是上乘之選。

第一次汴梁城圍城戰的時候,作為人質去了金營,表現出眾應對得體,就連金人都為之稱讚。

拿到了外出募兵的兵權大義,趙構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組建了親衛兵馬。

這些甲士都是他出錢出糧養著的,自然是隻聽他的命令。

“康王!”

秦檜厲色嗬斥“你想造反?!”

“此乃亂命!”

趙構神色不變,卻是握緊了手中的佩劍“想來定是太上皇與皇兄為奸賊脅迫。構,自當清君側!”

他是一個非常惜命的人,曆史上麵對金兀術的搜山檢海,甚至不惜逃亡到海上去,也要艱難求活。

賜死?

真當他是扶蘇那個傻叉啊。

再說了,現在開封府都被金人給圍著呢。

以金人強大的戰鬥力來說,太上皇與皇帝,還有諸位朝中大臣幾乎沒有逃亡幸免的可能。

既然如此,他又怎麼可能會自裁!

多餘的廢話也不想說,趙構親自動手,一劍刺死了第一個來報喪的天使。

一眾甲士紛紛湧上前來,各種兵器招呼之下,一十三路天使幾乎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說是幾乎,那是因為有一個例外。

禦史中丞秦檜,沒有絲毫猶豫的跪在了趙構的麵前行大禮“大元帥!臣願追隨大元帥清君側!”

秦檜並非是傳統的文官世家出身。

他父親生前不過是區區縣令而已,在大宋那龐大的官僚隊伍裡,隻是毫不起眼的最低級彆存在。

年輕的時候,秦檜生活艱難,甚至還做過補習班補課老師,也就是私塾先生以補貼家用。

正是因為這種境遇,讓他有著強烈的,改變命運的決心與動力。

後來一路科考終至進士及第,算是出人頭地。

科舉之後,就是傳統的榜下捉婿。

彆以為這是什麼浪漫的愛情故事,這都是提前商議好的,是一場作秀與交換。

沒有背景的進士們,以這種方式得到官宦家庭的資源支持而已。

秦檜借助夫人王家的勢力,也就是做過宰相的王珪家的支持,一路飛黃騰達到了如今的禦史中丞的高位上。

不過代價,就是本質上他就是個贅婿,看夫人眼色過日子,連個親生的孩子都沒有。

這樣為了前途不惜一切代價的人,說他年輕的時候是個堅定的主戰派,還在金人營地裡堅貞不屈,痛罵金人什麼的,誰會相信?

本質上就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牆頭草罷了。

這也是為何,一見趙構發飆,立馬就選擇投降的緣由所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