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1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4017 字 10個月前

楊政道畢竟是前隋皇室,又是少年,楊政道被前軍擒拿,唐軍倒也沒有欺辱於他,而是給關押在了一處營帳之中。

“殿下、大帥,楊政道便在帳內。”前來引路的士卒指著營帳對李恪和李靖道。

李恪推開帳門而入,果然,大帳之中坐著的正是李恪曾今在陰山牧羊時見過的楊政道。

“蜀王彆來無恙。”楊政道見李恪進帳,沒有絲毫的畏懼和不適,起身對李恪道。

李恪回道:“幸得我大唐將士用命,本王尚能活著站在此處。”

楊政道苦笑道:“初次見麵,我為隋王,你為質子,如今再見,我為階下之囚,殿下已是大唐蜀王,這世事變幻,當真無常。”

楊政道說完,又看了看李靖,問道:“這位想必就是唐軍主帥,名震天下的李靖李大帥吧。”

李靖道:“正是李靖,不過名震天下四字卻不敢當。”

楊振道道:“滅國之功,何等了得,此戰之後,李帥之名當海內皆知了。”

李靖道:“閣下是聰明人,當知我與殿下來此所為何事。”

楊政道點了點頭道:“楊某一介孺子,能有什麼值得二位親自跑一趟的,無非就是為了那傳國玉璽罷了。”

楊政道一個無兵無權的偽隋王,在已經這麼晚的時候,能叫李恪和李靖二人如此惦念的,也就是隻有那枚象征著皇位正統的傳國玉璽了。

“卻不知那玉璽現在何處?”李靖見楊政道倒也直白,於是追問道。

楊政道道:“我區區豎子,流亡北地,萬般無奈之下才被立為隋王。這隋王之位本就非我所願,傳國玉璽於我也無甚用處,大帥想要,我自當雙手奉上。隻不過我尚有一事還需二位應下我。”

李靖同李恪對視了一眼,問道:“何事?”

作為亡國之君,他們的心思倒是不難猜,無非就是想要留下性命,保得富貴,李靖想者楊政道的條件恐怕是希望大唐給予他官爵封地,衣食無憂地度過餘生。

不過楊政道卻與旁人著實不同,楊政道對李靖道:“楊某彆無他求,隻願苟全性命,活著回到長安,於終南山下得一畝三分地,親耕農事,了此餘生。”

楊政道的話說的很平淡,就如同他第一次與李恪見麵時那般。

李靖聽了楊政道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詫色,他沒想到楊政道的要求竟這般簡單。

李靖自詡閱人無數,他看著楊政道的眼睛,從他的眼中看不到半點權欲的味道,甚至連富貴之心都看不到,他看到的隻有淡然,在楊政道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淡然。

一時間,李靖甚至找不到任何理由去拒絕楊政道,因為楊政道要的實在是不多,隻是他自己的性命,這與他將要付出的傳國玉璽來說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李靖不解地問道:“你為何想去關中。”

作為亡國之君,國都並非是一個好的所在,畢竟天子眼皮底下,說不得那天想了起來,便會要了他的性命,遠不如封於州郡來的快活自在。

李靖本以為能從楊政道的口中聽到什麼值得叫他信服的理由,可楊政道給出的答案卻叫他有些啼笑皆非。

楊政道對李靖道:“我是關中人,父輩、祖輩也都是生於關中,可我自己卻從未踏足關中半步,我想去看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