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
馬周雖然在長安不久,但對於這個堪稱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又豈會不知。
唐皇李世民三子,身懷兩朝帝血,少時便議貞觀之名,八歲出塞,北上為質,十二歲攜潑天之功還朝,一十四歲獵殺猛虎,拜封右驍衛大將軍。
李恪雖年少,但他的事跡卻比許多年邁的大臣還要來地豐富。
聽聞麵前站著的竟是大唐楚王,馬周雖然麵露驚訝,但心裡卻沒有太多的疑慮。
馬周相信自己的眼睛,以李恪方才的氣度和做派,確有皇室子弟的模樣,不似作偽。
大唐諸王中,若論賢,李孝恭和李道宗亦可稱賢王,但若論名,名聲最大的卻是李恪。對於這個愛民之聲在外的皇子,馬周本就極有好感。
馬周麵色一正,俯身拜道:“小人不知殿下在此,失禮之處還望勿怪。”
李恪有意拉攏馬周,又哪會見怪。
李恪將馬周扶起道:“我與先生一見如故,何來見怪一說,先生快快請起。”
“謝殿下。”馬周起身謝道。
馬周起身後,李恪看著馬周,突然開口道:“本王新任右驍衛大將軍之職,麾下尚缺錄事參軍事一人,不知先生可願屈就?”
馬周聽了李恪的話,一下子有些愣住了。
方才李恪說願做他的伯樂,馬周隻當李恪或用他為幕僚,亦或是品級更低些的文佐之官,但他萬萬沒想到李恪許給他的官職竟是錄事參軍事。
右驍衛錄事參軍事,官居七品,節製六曹,助大將軍掌各部文書,糾查府事,雖官職不顯,但卻是真正的心腹之臣,非親信不可任之。
秦末漢初,漢高祖劉邦還是沛公之時,蕭何便是他的錄事參軍事,此位之重可見一斑。
沒有人比李恪更加清楚馬周之才,李恪用馬周為錄事參軍事,自然就是要收馬周為心腹,加以重用,倚為臂膀。
李恪貴為親王,禮賢下士,如此看重於他馬周,說不欣喜,那是不可能的,但隨著欣喜而來的卻是擔憂。
一個親王,若當真賢明,遇到了自己極為推崇之人,自當推舉於朝廷,推舉於皇帝,可李恪卻沒有這麼做,而是欲用馬周為麾下臣屬,收入府衙。
李恪的心思是什麼,馬周自不知曉,但他卻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
李恪其人,如此作為,隻怕並非如坊間傳聞的那般賢德,興許他隻是一個掩藏地深些的野心之輩罷了。
馬周其人雖放浪不羈,但卻學受儒家正統,自幼便知長幼有序之說,李恪非嫡非長,帝位本就與他無緣,李恪若是覬覦皇位,在馬周看來自然與道義相悖。
因馬周心有所思,故而未能一口應下,而就是這短暫的猶豫,卻被李恪看在了眼中。
李恪雖與馬周不熟,卻也知他生性直率,乃赤誠君子,馬周的猶豫,恰恰說明了他內心對李恪的疏遠。
李恪問道:“怎麼?先生可是不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