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送歸(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988 字 8個月前

李恪道:“小寒將近,恐怕待你回了漠南,也該大雪封山了,待來年開春,你若不願待在漠南便可回長安尋我。”

阿史那雲看著李恪,想了想,搖頭道:“長安城乃是非之地,我不願久留於此。其實依我而言,長安城中風雲詭譎,你又何必困守長安,時時遭人惦記。”

聽著阿史那雲的話,李恪微微一愣,離開長安?

這個倒是李恪此前從未想過的。

依慣例而言,皇子欲奪嫡,首要的便是帝王恩寵和朝臣的支持,故而但凡是有些野心的皇子,無一不是死皮賴臉地留在長安。

比如說同樣野心勃勃的燕王李佑,早年有臣子上書,請皇子外放,李佑便是一副身染重疾,半死不活的樣子,硬要賴在長安。

因為李佑知道,離開長安,便是離開權力中樞,想要爭帝寵,奪權位自然不利地很。

但阿史那雲的話卻給了李恪另外一個思路。

如今皇帝諸子儘皆年少,而李世民正當壯年,李世民至少還有十多年的皇位可坐,李恪這個時候留在長安於奪位之利又能有多大。

李恪有平定突厥的潑天之功,在長安城中的聲望也極高,隻要他在長安,哪怕是太子李承乾的光芒也要被他所掩蓋,眾人的注意力也都在他的身上。

可若是李恪不在長安了呢?那他們自然無從對李恪下手,眾矢之的便就成了現在安坐東宮的李承乾,李恪便就避開了鋒芒。

樹高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人比非之。

李恪如果不做長安城中最高的那棵樹,大風又如何能傷地了他。

現在的他留在長安,不過是平白為李承乾擋箭而已。

李恪對阿史那雲問道:“你的意思是要我離開長安,暫避鋒芒?”

阿史那雲想的倒是沒有李恪那麼多,她隻是單純地覺得長安城乃是險地,於是對李恪道:“當初你在突厥時,阿爹曾放你去陰山牧羊,你這才得以安然度過兩載,若是當初阿爹沒罰你牧羊,而是留你在汗庭,恐怕你都不知死了幾回了,眼下長安的局勢與那時不正是相似嗎?”

貞觀二年,突厥雪災,頡利內憂外患,李世民趁勢北上,破了梁師都鎮守的朔方,拔除了背麵的大患,頡利大怒,雖未殺了李恪,但卻將他流放至陰山,命其牧羊為生。

李恪乃皇子,被流放至陰山牧羊固然是一種羞辱,但如今想來,這反倒救了李恪的性命。

因為自打朔方城破後,大唐和突厥間的摩擦便越發地多了,突厥敗多勝少,若是那時李恪身在汗庭,恐怕早被頡利下令取了首級,又豈能活著回到長安。

但李恪若是離開長安,好處自然是顯而易見的,那便是能抽身出來,免於成為眾矢之的,可壞處也不難看出。

李恪開府建衙,在長安城經營兩載,他的楚王黨已經小有規模,若是他此時離開長安,那他之前的積攢便白費了大半,甚至就連李世民那邊都有可能因父子不得相見,而漸失恩寵。

所失所得,倒也不是李恪一時間可能抉擇的。

“此事有理,但倒也不急,且待我好生想想。”李恪思慮了片刻,凝眉道。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