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4165 字 10個月前

難怪於誌寧上來便要辭官,原來竟是太子做差了事情,於誌寧這是借辭官之說奏太子之失來了。

論主次,李承乾是君,於誌寧是臣,於誌寧自然不便隨意指摘李承乾之失,故而於誌寧便借助辭官之說覲見,稟奏李承乾之過。

果然,於誌寧這麼一說,李世民當即問道:“不知太子所為何事,竟叫仲謐如此大動乾戈。”

於誌寧回道:“太子彌留女色,念棧青樓,已連續數日夜不回宮,宿於妓坊,長此下去,如何了得。”

李世民聞得於誌寧之言,猛然一驚,麵露訝色地問道:“竟有此事?”

於誌寧點了點頭,歎了口氣道:“太子夜宿青樓,整日隻知飲酒取樂,每到白日讀書之時,便是一副昏沉欲睡之態,亦或是告病不出,躲在內殿酣睡,如今太子的課業已月餘無甚長進,臣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

李世民聽了於誌寧的話,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李世民眾皇子中,論賢名,以李恪為最,但李承乾雖賢德之名不及李恪,可論及睿哲聰慧,也不在李恪之下。

貞觀六年李世民駕幸岐州,身不在長安,便是李承乾以太子身份留京監國。那時李承乾處事頗得章法,有條不紊,深得李世民讚許。

甚至李世民為了栽培李承乾,一度著陸德明、孔穎達、長孫祥、褚亮等一眾鴻儒之臣教導李恪治學,可謂用心良苦。

可就是這樣一個李世民原本寄予厚望的太子,竟乾出了這等荒唐之事,李世民的心中怎能不驚,怎能不怒。

李世民怒拍桌案道:“太子膽大妄為,竟敢行此荒唐之事,朕定要徹查到底,究其首惡。”

在李世民眼中,李承乾本為乖巧之人,行事妥當,如今突然有此作為,自然是有奸佞讒言,誤了李承乾。

於誌寧身為太子左庶子,上奏此事本就是為借李世民之手糾李承乾之失,並無半點動搖李承乾太子之位的意思,聽得李世民這麼說,也連忙道:“太子賢德,絕非荒唐享樂之人,臣以為此事之後定有小人攛掇。”

李世民對於誌寧問道:“仲謐可知是誰人每日陪同太子前往?”

於誌寧回道:“漢王李元昌。”

李元昌同李承乾走的極近,又記得李承乾信任,李承乾對李元昌的話幾乎是言聽計從,以致都聽不進了於誌寧的勸告,於誌寧早有不滿,借此機會,自然就將李元昌抖落了出來。

李元昌!

自打當初李元昌同李恪為難後,李世民對自己的這個胞弟早有不滿,而今又事涉李承乾,李世民對李元昌的不滿便更甚了。

李世民一拍桌案道:“漢王久在京中,每日隻顧帶著太子胡亂廝混,豈是正事,朕即刻便當下旨,以漢王為興州刺史,外放地方,不得隨意還京。”

興州遠在漢中,相距關中數百裡,李世民將李元昌遣去漢中為官一是為懲戒李元昌,二便是為敲打李承乾,要他好自為之,勿要再行錯事。

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於誌寧,他們的立意終歸是好的,隻是他們卻不知,李承乾絕非逆來順受之人,今日之事不過是李承乾荒唐的開始,而非結束。

:。: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