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庶子奪唐最新章節!
武士彠於李恪有救命之恩,楊妃為李恪生母,與楊氏又為同宗,楊妃要帶李恪親自往武府道謝自也在情理之中,李恪倒也未曾多想,便跟著楊妃去了。
三日後,大雪已歇,天氣漸已放晴,李恪和楊妃便同往豐樂坊的武府而去。
“阿娘,武府到了。”李恪身著月白色錦袍,帶著席君買並一眾王府衛率策馬在外,輕聲對馬車內的楊妃道。
楊妃聞言,在瓶兒的攙扶下,緩緩掀起了門簾,走下了馬車。
武府正坐落在坊道的邊上,坊道兩側大雪還未消融,正是最冷的時候,李恪見楊妃下了馬車,便連忙自一旁的瓶兒手中接過披風,親自為楊妃披上。
楊妃出了馬車,抬頭看著武府門前的鎏金門匾,對李恪道:“虎頭,咱們出府不過才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這武府離你的王府倒是不遠。”
李恪笑道:“兒的王府在延康坊,武府在豐樂坊,中間不過隔了個興化坊,一坊之隔而已,自是近的很,若非顧及阿娘,兒策馬盞茶便到了。”
楊妃聽了李恪的話,臉上露出一絲寵溺之色,拍了拍李恪的手背道:“長安國都,坊道之中豈能容你策馬橫行,左右武侯衛雖管不得你,可回頭要是叫禦史台那幫人知曉,又該去你父皇那邊參你了。”
李恪笑道:“兒不過隨口一說罷了,阿娘還較了真了,外麵風大,我們快些進去吧。”
李恪說著,便帶著楊妃一同進了武府。
楚王李恪和楊妃入府拜訪,早在剛一接到拜帖的時候,武家便已正門大開,在正廳專候李恪。
武府正廳之中,武士彠並楊氏正在等候,至於武元慶和武元爽這對武家兄弟則因在李恪客居荊州都督府時在言語上冒犯過李恪,故而被武士彠斥了出去,不叫他們出現在李恪的眼前,免得叫李恪不快。
“臣武士彠、武楊氏拜見貴妃,拜見殿下。”李恪和楊妃剛進廳中,武士彠和楊氏便連忙上前,對李恪拜道。
楊妃上前,將武士彠和楊氏夫妻,對二人道:“本宮此番前來,是為謝過應國公對恪兒的救命之恩,應國公、楊夫人不比多禮。”
“謝貴妃,謝殿下。”武士彠夫婦應了一聲,站起了身子。
“抬進來。”楊妃對門外的王府衛率輕喚了一聲,原本站在門外的王府衛率便抬了個及膝高的木箱走了進來。
楊妃命人將這木箱放在了廳中,對武士彠道:“本宮今日前來,是為謝應國公於恪兒救命之恩,些許薄禮,還請應國公笑納。”
武士彠見狀,忙推辭道:“護駕之功,陛下早已下旨恩賞,臣豈敢再取貴妃之賜。”
早在今歲早些時候,李恪為武士彠所救的消息傳到長安,李世民便已經下旨賞賜,準武士彠故後,其子可不降封襲爵。
凡大唐公侯之爵,除聖旨所出,準世襲罔替外,餘者隻可承襲三代,父傳子,子傳孫,而後若無再立功勳者,則為白身,不複為勳貴也。而縱是這初傳的三代中,每代襲爵亦是降等而封,不同其父。
武士彠的應國公非是世襲罔替之爵,若依朝例,待武士彠故後,其長子武元慶襲爵,所襲之爵位便非應國公之爵,而是降了一等的郡公甚至是縣公或者是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