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訴情(1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4230 字 8個月前

,最快更新庶子奪唐最新章節!

以趙德言眼下的處境而言,李恪隱約覺得他的話並非虛言,不過李恪出於本能的謹慎,也並未給予他趙德言太多的承諾,先將他應付了,便讓他離去了。

趙德言離去後,李恪命人套了輛馬車,自己也和武媚娘一同離開了茶樓。

“三郎,方才那人是誰,三郎對他似乎還頗有些忌憚。”方才李恪和趙德言議事,武媚娘一人在茶室中待了許久,武媚娘和李恪剛上了馬車,武媚娘便好奇地對李恪問道。

趙德言身份敏感,李恪同他接觸,無論目的、結果如何,終於不便叫人知曉,李恪笑了一聲,回道:“倒也談不上忌憚,不過是當初本王北質突厥時的故人而已。”

對於李恪的話,武媚娘心中自是存疑,以李恪的身份,若隻是普通的故人,何至於叫他如此謹慎,還將人帶到了自家的茶樓中方才放心議事?

武媚娘心中雖然不解,但也不便追問,隻是不動聲色地問道:“突厥竟也有漢人嗎?”

李恪回道:“那是自然,前隋末年,中原內亂,群雄逐鹿,突厥一度淩駕中原之上,那日許多中原空有才乾,卻報銷無門的才能之士亦有北投突厥的,這位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原來如此。”武媚娘懂輕重,知進退,看得出李恪不想多言此事,於是也應了一聲,不再多問。

在李恪跟前,武媚娘倒是乖巧地很,李恪看了看武媚娘,又看了看武媚娘一直拎著,現在放在身旁的那盞花燈,笑著問道:“方才本王因此事耽擱了些許時間,媚娘今日玩的可還儘興,若是還未儘興本王便再陪你四處轉轉。”

武媚娘回道:“不必了,今日三郎陪媚娘逛了燈會,又得了三郎親筆題字的彩燈,已然儘興了,況且看著時候也不早了,若是媚娘再不回去,恐怕阿爹那邊也該擔心了。”

現在的時辰已是戌時末,將近亥時,今日上元佳節,舉城同慶,雖無宵禁,武媚娘與李恪在一處也不至有什麼危險,但兩人終究還未大婚,回去地太晚多少也有些不妥。

李恪點了點頭也道:“如此也好,本王便先送你回府。”

武媚娘謝道:“如此便有勞三郎了。”

“無妨。”李恪擺了擺手,便對駕車的王府衛率吩咐了一聲,往武府去了。

李恪自茶樓回武府,沿著天街繼續往北走,時間雖已遲了,但天街之上仍舊是熱鬨非常,來來往往的人流雖不如起先那般密織,但也是成群,不至空曠,馬車行的也不快。

就當李恪和武媚娘坐著馬車,正要自天街往豐樂坊轉去時,卻聽到了馬車外的一陣歡呼聲。

聽得車外突然響起的歡呼聲,武媚娘連忙掀起了車簾,朝著聲音響起的方向探頭望了出去,入眼的是一盞盞自街上平地飛起的孔明燈。

這些孔明燈大小不一,粗略數去,怕不是有百盞之多,一個個如星火般閃耀著光芒,自百姓的手中飛入空中,與漫天的星辰融為了一體,照耀著夜幕下的長安城。

武媚娘看著外麵漸漸升起的孔明燈,笑著對李恪道:“三郎,這可就是天燈,好生漂亮。”

李恪看著武媚娘頗有幾分激動的模樣,驚訝對武媚娘問道:“這便是天燈,難道媚娘此前從未見過嗎?”

武媚娘回道:“媚娘曾阿爹提起過,每逢中秋、上元節,長安城便有百姓放天燈,以往媚娘在長安府中時隻是遠遠地看過,從未親眼見人放過。”

李恪道:“天燈又作孔明燈,乃蜀漢丞相諸葛亮所創,起初多為軍用,晉末後始見與民間。長安城每逢佳節,便有百姓聚於天街之上放燈祈福,以求來年家宅平安,一歲豐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