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拒親(1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4055 字 10個月前

茫茫戈壁,一片黃沙,有的隻是一片死寂,難覓活水,梯真達官想在這戈壁之中尋得水源,又談何容易,更何況他身後還帶著十五萬匹牲畜,就算僥幸尋得了水源,又如何能夠充裕。

當梯真達官趕著牛羊,一邊尋著水源湖泊之類,一邊繼續地往南走去,隻是這一次,他沒有底氣也不敢再拖延了,他務必儘快南行,免得牛羊牲畜甚至是人都折在了戈壁大漠之中。

自打遇襲後,梯真達官帶著牛羊,每日小心翼翼地南行,每一日都有上萬的牛羊因乾渴或是水土不服而死掉,起初的一兩日倒還可控製,每日死掉的牲畜不過數千,可到了後麵幾日,死掉牲畜的數字以萬數猛增,最多的一日竟一次死掉了三萬餘隻。

駱駝和馬匹倒還好,一時間倒還扛得住,剩了六七成,可牛羊卻嬌弱地很,耐不住這連日趕路和乾旱,死掉的最多,當梯真達官出了大漠後,剩下的連兩成都不足。

五日後,終於出了大漠,待他在清點牛羊牲畜時,近十五萬匹帶著南下的牲畜,活著出了大漠的已不足四萬之數。

四萬,相距李世民索要的十五萬聘禮連半數都不足,甚至隻有半數的半數,這樣的數字和計劃相差太遠,梯真達官的心便越發地擔憂了,生怕大唐因此而拒了和親之事。

但擔憂終究也隻能是擔憂,梯真達官使命在身,還需得趕去靈州迎親。

八月中,靈州,靈武城外。

梯真達官七月下自鬱督軍山啟程,曆時近二十日,當他們到了靈州時已是仲秋。

兩國和親是大事,待梯真達官一行浩浩蕩蕩地到了靈州城外,奉皇命主和親之事的宗室子弟、江夏郡王李道宗和鴻臚寺卿高季輔已提前出城等候。

“薛延陀梯真達官,拜見大唐江夏郡王,拜見寺卿。”一番引見後,梯真達官倒也客氣,身為突厥帕夏,在突厥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可眼下勢不如人,如今到了大唐也是拿低做小,當先見禮。

近年來大唐外戰,無往不利,前些日子又新平了吐穀渾,正是勢盛之時,大唐君臣對這些番邦之臣本也就不甚在意,高季輔是文臣,倒還好些,尤其是掌軍的江夏王李道宗更是如此。

李道宗看著拜在身前的梯真達官,微微抬手,將梯真達官虛扶起身,道:“來使一路辛苦了,還是請起吧。”

“謝郡王。”梯真達官道了聲謝,站起了身子。

梯真達官起身後,抬頭看了看,隻看到李道宗、高季輔兩人,還有隨他們而來的一眾府軍,卻不見和親的普安公主的身影。

梯真達官問道:“請問郡王、寺卿,我薛延陀迎親之眾已至,卻不知普安公主現在何處?”

諸位皇子中,李道宗和李恪都與長孫無忌不和,而李恪又與李道宗打過不少交道,甚是相熟,故而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李恪的緣故,李道宗對於薛延陀也無甚好感,對於和親之事本也不甚讚同,隻是皇命在身,依規照辦罷了。

李道宗道:“我大唐乃禮儀之邦,公主殿下乃萬金之軀,天潢貴胄,哪有君候臣的道理,又豈會在城外等候。”

“那是,那是。”梯真達官連忙應道。

一旁的高季輔見狀,也知李道宗性情如此,而且凡大唐邊帥,對薛延陀這些北族大多沒什麼好印象,李道宗自然也不例外,高季輔怕梯真達官難做,這才開口道:“普安公主現在靈武城中歇息,待我們清點完聘禮之類,帕夏便隨我們一同進城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