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聞言,不禁開懷地笑了出來,正如稱心所言,李承乾畢竟是李世民的嫡長子,太子就是太子,栓選州官乾係重大,除了他,就算是李恪也插手不得。
李承乾道:“借你吉言,有朝一日本宮若能執掌吏部的話,本宮便封你為東宮少詹事。”
吏部對四品及以下官員有任免之權,而太子少詹事恰是正四品,李承乾這麼說,倒也是將稱心放在心上了。
稱心想了想,似是關心地對李承乾道:“此事萬萬不可,我才乾尋常,所能不過愉悅君上,能為錄事,伴於太子左右已是極限,豈能再圖其他。更何況如此太子還是儲君,未登帝位,行事更當小心,切莫因徇私授人以柄,遭人攻訐。”
李承乾聽著稱心的話,心裡大為感動,李承乾感慨道:“稱心你才是本宮心尖兒上的人,若是東宮人人如你這般,那該是多好。”
稱心笑道:“太子說的哪裡話,凡事咱們東宮的人,哪有不盼著太子好,凡事都幫著太子的。”
李承乾輕哼了一聲,道:“這可未必。”
稱心故作不解地問道:“太子此言何意?”
李承乾回道:“還不是太子妃蘇家的事情。”
稱心接著問道:“太子妃家乃隴右豪族,人人景仰,能有何事?”
李承乾道:“此事你應還不知,台州刺史簡仲致仕去職,依吏部的意思本欲調太子妃生父,秘書丞蘇亶轉任台州刺史,而蘇亶也確是合適人選,本子已經送到了省台了。”
稱心笑道:“這是好事呀,秘書丞官不過從五品,而台州刺史官拜正四品,蘇大人此去台州可是升遷了。”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你不懂朝中事,把這些世家出身的官員的心思想的簡單了。這些世家子向來挑剔地很,台州地處閩中,位置偏僻,哪比得上長安來的快活,他又是隴右人,自然不願遠離長安,前往南越之地了。就為此事,太子妃昨日還同本宮置氣呢。”
稱心體貼道:“太子妃不在朝堂,又沒有太子這般高瞻遠矚,有些事情難免是看不清的,有時同太子置氣也是正常。不過內宮之中,琴瑟和諧最是緊要,太子妃雖然抱怨了兩句,太子讓著些便是了。”
稱心越是如此體貼,李承乾對蘇瀟便越是不滿,李承乾道:“若隻是置氣也就罷了,她一直在提蘇亶身子畏濕,不宜南行,是想要本宮出麵,直接駁回吏部的文書,將蘇亶留在長安。”
稱心聞言,仿佛聽到了什麼極不可理解之事,訝異道:“太子奉聖意,初掌州官栓選之權,蘇家作為太子妃的娘家,不是應該顧及著太子的顏麵的聲望,主動順應此事嗎?怎可還叫太子為難?”
李承乾本就對蘇瀟已有不滿,稱心的話一下子將李承乾的脾氣點著了,李承乾一拍桌案道:“正是如此,身為太子妃,竟如此不顧大局,叫本宮難做,要本宮徇私駁回吏部的文書。此事若是經由房玄齡之口傳進父皇的耳中,父皇又該如何看待本宮。”
稱心道:“太子息怒,太子難做是必然的,不過太子妃畢竟武功蘇家人,在朝中聲望極重,太子輕易還是不要開罪地好。未免蘇家人動怒,太子還是先放下身段和太子妃好生商議,興許太子妃也能聽進太子的話呢。”
稱心的話聽著是處處在為李承乾考慮,但字裡行間卻無一不是在挑唆著李承乾動怒,李承乾身為太子,國之儲君,難不成還要看他蘇家的臉色做事不成。
稱心之言可謂字字誅心,稱心越是這麼說,李承乾越是不願為人所擺布,李承乾道:“此事我自當秉公辦事,豈能因徇私叫人指摘,讓父皇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