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百官為難(2 / 2)

庶子奪唐 江謹言 3668 字 9個月前

今日誰若是先開口要以謀逆罪殺了李承乾,來日萬一李世民想起此事,必定加罪於身,誰又能吃得消,故而今日就連以直諫著稱的魏征都閉上嘴,隻字不提。

魏征官拜侍中,在門下省,掌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卻不掌法司,他自然可以避諱不提,可身為三法司的禦史台、刑部、大理寺便不能一直裝聾作啞了,尤其是掌監察的禦史台。

兩儀殿中憋悶了半晌,也無人開口,退無可退之下,終於禦史台首官禦史大夫韋挺開了口。

“啟稟陛下,今日恰逢朝會,太子昨日於東宮謀逆逼宮之事還需商議。”韋挺倒也聰明,上來也不提處死李承乾之事,而是將此事拋了出去,交由李世民和百官商議。

韋挺倒是好手腕,使地一手太極將此事又推了出去,但這可就為難司責量刑論罪的刑部了。

李世民對刑部尚書李道宗問道:“韋大夫所言之事,承範(李道宗表字)以為如何?”

貞觀九年,江夏王李道宗以從平吐穀渾之功拜刑部尚書,至今已近三年,李道宗是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他竟會因此事而如此犯難。

“啟稟陛下,若依大唐律法,太子之過當...”李道宗說著,麵露難色,一下子似在思索,也似在為難,到了嘴邊的話竟又頓住了。

李承乾謀逆,縱為太子,也自是死罪無疑,這是滿朝皆知的事情,但韋挺不敢開這個口,同樣行事謹慎的李道宗又如何敢開口。

李道宗想推說自己是武臣出身,不通律法,可他為刑部尚書已經三載之久,這麼說未免也太兒戲了些。

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就在李道宗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突然快走自殿外走進殿中的內侍救了他,或者也可以說是李恪救了他。

原本在兩儀殿外候著傳話的內侍快步走進了殿中,腳步聲頓時打斷了李道宗的話,李道宗知道內侍在此時進殿必是有要事,於是也樂得停住了嘴,自己站在了一旁。

“啟稟陛下,楚王殿下現在外等候。”內侍進殿,走到了殿中,對李世民稟告道。

李世民聞言,道:“楚王進宮,隻管自偏門進殿便是,何必專程通稟。”

大唐朝會,若有特例半途才至的,俱是自偏門進殿,李恪自然也該是如此,李世民隻當李恪是等著進殿,故而李世民有此一言。

但內侍聽了李世民的話卻道:“楚王並未進兩儀門,現在朱明門內等候。”

兩儀殿在兩儀門內,而在太極宮次殿兩儀殿和主殿太極殿中還隔著一道朱明門,朱明門和兩儀門之間是一片開闊的廣場,也是朝會時朝中百官侯見的地方。

李世民不解問道:“楚王不進殿,在朱明門作甚?”

內侍如實回道:“奴亦不知楚王何意,隻是聽傳話的宮人說來,楚王今日未著親王朝服,正肉袒負荊,跪在朱明門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