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想做大蛋糕還是有辦法的,她首先看到了鹽,鹽鐵專營之後,鹽價急速攀升,到了東漢之後,豪強林立,鹽鐵專營已經搞不下去,朝廷恢複了舊法,允許民間煮鹽,也允許販賣,國家征收一些稅。
但即便如此,此時的鹽價也非常高,一石鹽相當於五石糧食,而不產鹽的偏遠地區,更是達到了八石、十石以上,而此時一石糧食最便宜的時候價值80錢,平時為160錢左右,所以鹽價之高可想而知。
鹽價高不說,鹽的質量還非常一般,雖然洛陽周邊用的是河東的池鹽,質量比較好,但鹽的顆粒還是比較大,顏色暗淡,有些苦澀,估計是含有鎂等雜質。
寇淑知道此時權貴們見不得苦,他們使用涼州或者西羌等地出產的青鹽,也叫戎鹽漱口,不過隨著漢羌矛盾不斷惡化,青鹽價格越來越高,和普通鹽差了好幾倍。
所以她讓丁蒼頭買了一石鹽,加水重新溶解,再重新加熱,等到剩下一些苦鹵水,鹽大量結晶出來後,分離即可,此時鹽就得到了精製,顏色變白,苦澀之味基本消失了。
丁蒼頭、鄭媼看到之後,驚訝無比,對年歲幼小的女公子更加敬畏,她怎麼能搞出這麼多東西,難道這就是天才嗎?所以她們伺候時,非常小心,唯恐被寇淑發現了錯端。
不過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寇淑給了他們大利,寇淑讓丁蒼頭購買最低一等的粗鹽,然後製成偽青鹽出售,賺取差價,不過要求他們販賣時,不得招惹各地豪強,偽青鹽可以交換粗鹽和一些錢物,差價少一些不要緊,但求安全。
而在利益分配上,寇淑規定五成交公,一成半作為寇淑的零花錢,一成半用來辦一些小學堂,選拔莊中聰明男女孩童讀書,子曰有教無類,現在又有便宜的紙張和鵝毛筆,讀書要容易得多,她會製一些簡單教材,不求為夫子,但求不做睜眼瞎。
剩下的兩成則用來安撫莊中丁口,其中一成作為莊中乾活賣力的大小頭目和保鏢侍女們補貼,一成為乾活賣力的莊戶補貼,過年的時候給他們鹽布肉等物……
當然了,這些也不是白給的,莊中上下除了遵守原來的規定以外,還必須遵守三大紀律,六項注意,表現好的才有獎勵,表現不好獎勵少,或者直接沒有,這麼多人沒有一點規矩絕對不行,如此恩威並施,想來莊中不會有大的問題。
寇淑這麼一安排,莊中上下立刻歡欣鼓舞,叩謝女公子之恩,丁蒼頭也很賣力,他一會說製鹽太容易效仿,作坊要保密,一會又說寇侯紙和曲轅犁都可以對外出售,這些也都是來錢的東西,寇淑以為然,讓丁蒼頭和下麵人自己商議。
忙完了製鹽,寇淑接下來開始做肥皂,因為用得起肥皂的人肯定是有錢人,既然是有錢人,那為什麼不讓他們多花一些錢呢?所以寇淑往肥皂中加入一些具有美容功能的中草藥和一些有清香的精油,售價自然昂貴了許多。
嗯,這就引申出另外一個行業化妝品,寇淑想到老娘一直用鉛粉,還想塗到她的臉上,那是絕對不行的,她得好好想想辦法,就算迫不得已要化妝,也不能往臉上塗毒。
寇淑想起了前世看到的日本藝伎大白臉,他非常好奇,還特彆研究了一番,發現藝伎用水銀、鹽、紅土加熱得到了甘汞,甘汞無毒,隻要不吃在嘴裡就沒事,甘汞雖然沒毒,但光照之下就會分解為汞和劇毒的升汞,也就是氯化汞。
而中國曆史上,煉丹家很早就將水銀、硫黃(或直接用丹砂)和青鹽、綠礬一起升煉,可以製取甘汞;如配方中再摻入硝石或膽礬,則可製得升汞,而很多古代皇帝吃丹藥死亡,就死在升汞上。
當時寇淑還在心裡琢磨,若是有朝一日穿越了,需要殺人放火,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送人送到西,一顆靈丹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