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開國之君光武皇帝劉秀用儘手段,包括聯姻,妥協,倡導經學,以讖緯增強神性,在通過裁軍、度田等手段削弱地方和開國功臣後,基本實現了國家統一。
第二代皇帝明帝劉莊在保持劉秀經學路線延續性的情況下,調整地方軍政結構,理清法製體係,清理高層內部矛盾,行之有效地推行了各項政策,包括奠定了此後千年黃河治理的基本基礎。
到了第三代皇帝,漢章帝又迎合輿論,對漢明帝一些過於強硬的政策進行妥協退讓,從而造就了明章之治,甚至漢和帝執政時期也被稱為永元之隆。
但漢和帝非常清楚他的大漢帝國壓根沒有那麼強盛,現在遇到了大麻煩,在外自然是北匈奴和西羌這些邊患,在內則是不斷的天災人禍,這一切都需要巨額的財政支出來維持,偏偏朝廷越來越沒錢了,為什麼沒錢,他知道,錢被貴族豪強們拿走了。
漢和帝也想效仿祖父漢明帝的強硬手段,但他也隻能想想,根本不敢做,他能夠扳倒竇氏外戚,宦官鄭眾蔡倫的靠攏隻是微不足道的原因,根源是竇憲太霸道,把皇族公主列侯世族全部得罪了,和帝通過種種手段拉攏住那些人,才推翻了竇氏外戚。
和帝拉攏人總要付出代價,所以親政之後,他隻能繼續父親的寬容治國政策,但對貴族豪強們寬容了,國家能夠收稅的土地人口就會減少,鹽鐵專營這一類的事情就根本做不了,帝國財政自然不太行。
和帝親政初期不敢動手,等到地位穩固了想動手,偏偏又陷入到與北匈奴的連番廝殺,等到北匈奴被趕走了,他又生了一場大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不得不考慮後世,第一件事就是尋找一個政治能力強的皇後,以防萬一。
和帝心裡也清楚自己對陰氏一族太狠,但沒辦法,陰氏勢力太強了,早在前漢末年就有千頃家業,幾代積累下來,現在有多少財富數都數不清,乾掉陰氏,奪陰氏家業,朝廷可以稍稍緩一口氣……
但這種事情可一不可二,以後怎麼辦?今天聽到寇釐這番精辟之言後,漢和帝就琢磨起來,第一條一直在做,可以按照寇釐所說更精進一些,但所得很容易被豪強奪走,所以他的重點應該放在第二條和第三條。
相比於寇釐,漢和帝掌握的信息更多,他隱約記得東南之地現在還是以漁獵為主,淮河以南的東南各地耕地不過三千萬畝,而且農業技術十分落後。
在明帝時,修建黃河大堤的王景在擔任廬江太守時,看到當地百姓還是刀耕火種,就教授百姓牛耕,而蔡倫也曾經說過廬陵一帶的農業種植技術落後,認為曲轅犁很值得在江南推廣,雲雲。
更可喜的是,東南之地並無多少強有力的豪強,朝廷移民開墾,可以有效收取田稅算賦,這是實實在在的增加財政收入。
而寇釐所說的對外貿易,世祖皇帝在位時已經注意到了,當時世祖就說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後來世祖又讓馬援率兵征討交趾九真,也有想開拓對外貿易的意圖。
班固在撰寫《漢書·地理誌》時就曾經說,中原人往南洋遠途貿易,“入海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所攜帶的是“黃金雜繒”,可見此時已經有人南下貿易,既然這些人做得,他這個皇帝自然做得!
漢和帝越想越美,但他並沒有立刻任命寇釐為官,讓他去造船,而是接著又考察了一番,他發現寇釐軍政經史都不算出色,這倒也不奇怪,寇釐心思在格物上麵多了,在其他方麵自然就少了嘛!
接見到最後,漢和帝詢問寇釐有什麼要求,寇釐就提到了荀淑,說他很有才華,又把兩人交往的經曆說了一遍,漢和帝想了想說道,“若荀卿果有才,地方當舉為孝廉,朕再召見不遲,不過格物學大有用於社稷,朕允荀淑入東觀抄書,以利格物!”
荀淑畢竟隻是太學生,並未入仕,漢和帝不方便直接召見,那會刺激更多的人效仿,這是幸進之舉,所以漢和帝說等到荀淑成為孝廉再說,但與此同時,又同意荀淑進東觀抄書,作為對格物學者有利於國家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