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秦者,秦也,可不是詩人廣義上的話語,而是字麵上的意思。秦始皇的眾多子女以及忠於始皇帝的文臣武將,幾乎無一人逃過趙高和胡亥這對昏君奸宦的毒手。”
“不少人以秦朝滅亡後,無人憶大秦,作為抨擊始皇帝是暴君的證據。認為始皇帝施行□□,故此亡國後無人追憶。然我覺得此說法始皇帝委實冤屈,並非無人憶大秦,而是忠於大秦的人都被趙高和胡亥族滅了。”
“誰能想到李由將軍前線浴血奮戰,致死不退之時,胡亥正在鹹陽殺他全家?胡亥為何族滅李由一族?因為其父李斯同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徭役。”
“李斯有罪嗎?他是罪有應得,若非他貪戀權位,昏了頭被趙高和胡亥的甜言蜜語所蠱惑,成了他們的共犯,保胡亥這個暴君上位,僅憑趙高和李斯無法成事。這位輔佐始皇帝完成大一統功業的丞相,本該能隨始皇帝的功業一起流芳百世,奈何晚年失足。”
“保胡亥這等廢物做皇帝,李斯誅九族之罪並不過為。諷刺的是李斯並非因他之過而死,而是發現胡亥不行,醒悟過來,想要阻止胡亥暴行而落得腰斬、族滅的結局。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陛下!”李斯雙腿一軟,撲到在地。
李斯想要求饒,然素來能言善辯的他卻一句話都說出來。未來的他竟是如此糊塗嗎?不僅成為趙高、胡亥的幫凶,還任由趙高侮辱陛下的屍身。他背叛了陛下,不僅辜負了陛下的信任,更是害死了兒子和李氏一族。
從胡亥到趙高再到李斯,嬴政本該生氣。可能是被創了好幾次,皇帝的承受能力也變強了,又或是李斯悲慘的下場和李由的忠心緩解了他的憤怒,聽到李斯的背叛,嬴政竟沒有發火。
胡亥、趙高尚且是壓後處置,嬴政自也不會因天幕之言立即對李斯要打要殺。但聽了天幕後,始皇帝必然不會再如之前那般信任李斯了。
“對於帝王而言,最可怕的大概就是虎父犬子吧,因為他們是真的有皇位要繼承。”
“題外話,同為倒黴太子,境遇還極度相似,我個人是覺得扶蘇比劉據差了點意思。傳說扶蘇學的是儒家,不知道他學的是哪個儒家。人儒家聖人孔老夫子可是教弟子‘小棒則受,大棒則走,不陷父於不義。’”
“扶蘇見了矯詔自殺,蒙恬愣是攔都攔不住。有人說扶蘇自刎不敢反抗是因為始皇帝素日的威嚴讓他不敢懷疑不敢反抗,可漢武帝難道就沒有威嚴嗎?漢武帝對身邊的人可比始皇帝狠多了。”
“帝王威嚴肯定是有的,但讓扶蘇連賜死的詔令都不敢質疑,是不是太過了?同樣是被逼自殺,人蒙恬好歹反複求證過。蒙恬去求證難道就是不忠心,自然不是,再沒有比蒙恬忠心之人了,他隻是下意識覺得陛下不會這樣做。”
“不知陛下已死,且已沒有機會麵君的蒙恬反複求證後以為真是陛下要賜死他時,先是自省了自己有沒有犯下過什麼錯,讓陛下做出這樣的決定。想來想去都是無罪啊,然後自己給自己按了個莫須有的罪名,吞藥而死。”
“主打一個陛下要我死,肯定是我的錯,不會是陛下的錯。論始皇唯粉,蒙將軍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哎,蒙將軍可惜了!若蒙恬沒有枉死,北擊匈奴何須等數十年後的大漢雙璧。有這位‘中華第一勇士’在,匈奴人根本沒有南下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說劉邦得國之正,因為胡亥亡的不止是大秦還是整個華夏,而漢高祖的橫空出世挽救了幾乎被趙高和胡亥傾覆的天下。”
“朕的蒙將軍!”嬴政心下激動,被胡亥這個逆子和趙高重創的心,因忠心勇武的蒙恬而得到了平複了。
蒙恬正在督造長城,不在身邊,但沒關係,蒙恬的弟弟蒙毅就在禦前伺候。天幕說的是蒙恬,嬴政看著蒙毅也是極親切。
遠在邊關的蒙恬並沒有因天幕中自己的結局悲傷,反而很是高興,高興他的陛下至死都是信任他的。如今陛下既然知道了趙高和胡亥的狼子野心,自然也就不會重蹈覆轍了。
“始皇帝遺言自己死後,令不在身邊的長子扶蘇回鹹陽辦理他的後事,即托付江山之意。從其臨終交托推斷,父子間或許有過一些政見不合的不愉快,但扶蘇終是他最看重的兒子。可扶蘇卻如此輕易相信了矯詔,實在令人歎息。”
“優生優育太重要了,可歎始皇帝生那麼多孩子,沒一個頂用。最後終讓趙高區區一宦官操控胡亥,說動李斯謀逆天下之舉。這位鑄造了中華之基的千古帝王死後也不免屍身被奸臣逆子折辱,還要平白背個暴君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