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父子生疑 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謝絕轉……(1 / 2)

聽到朱允炆放歸燕王三子, 莫說天幕已透露朱棣是最後贏家。即便不知道燕王是最後贏家,略有些腦子在的君王也曉得這是個昏招。

削藩到了這個地步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朱柏自焚都沒有讓朱允炆稍稍放緩削藩的腳步, 可見朱允炆是個狠人。可狠歸狠,卻又猶如寡斷, 缺乏決斷。可謂是不該狠時太狠, 該狠時又顧忌起了名聲,心慈手軟了。

“兒子脫困, 朱棣自然也就不瘋了。於是燕王開啟了他的傳奇,什麼傳奇呢,麾下八百就反了。有人可能說他爹朱元璋還開局一個碗呢,但彆忘了, 朱元璋是亂世起兵, 而燕王他要麵對的是一個朝陽政權, 擁有百萬正規軍的朝廷。”

“建文帝朱允炆坐擁他爺爺留下的偌大家底,精兵強將無數,說傭兵百萬不為過, 在北平安插了無數親信,並且屯兵包圍北平的前提下,燕王朱棣帶著他的八百府兵反了。隻能說自古以來能在戰場上常勝的人都有些異於常人的膽魄吧!”

“作為曆史上唯一一個藩王起兵登臨皇位, 八百親兵為本錢從侄子手中打下大明天下的狠人,永樂大帝發起的這場靖難之役在古代戰爭史上無疑是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因朱棣曾兩次領兵北征,軍功赫赫,在北地軍中威望極高。他起兵後, 北部舊部紛紛獻降,即便如此,燕王相對於朝廷而言依舊是勢力懸殊。建文元年八月, 建文帝朱允炆以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領兵30萬伐燕。”

“對於朝廷的來勢洶洶,就如當年李淵起事之初一樣,燕王也是上陣父子兵。但與李淵留幼子守根據地不同,燕王留守的是世子朱高熾,也就是後來的明仁宗。為什麼在這裡要提朱高熾呢?個人覺得朱高熾是一個能力被他父親嚴重低估的皇子。”

永樂朝,正與三個兒子聽著自己過往風光的朱棣猛地一愣,目光落在了胖胖的長子身上。對上父親銳利的目光,朱高熾嚇得猛地一縮,訕訕一笑。朱高熾是個處世鎮定之人,然麵對父親卻猶如老鼠見了貓,看著就不那麼成器。

“唐高祖李淵令李元吉守並州時,給李元吉留的是精兵強將和充足的糧草,而燕王起事之初,家底很薄,隻給世子留了一群老弱病殘。世子朱高熾喜靜厭動,雖學了箭術,但因身材肥胖,上馬作戰卻有些艱難。為此燕王一向不喜歡這個長子,偏愛跟著他南征北戰的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

“燕王甚至給朱高煦畫大餅說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暗示朱高煦要是世子早亡,就讓他當世子。朱高煦隨父出征多為先鋒,因這個大餅,作戰特彆勇猛,一心等著他大哥朱高熾早日嘎了。這招熟悉吧?李淵當年也是這麼吊著唐太宗李世民的。”

朱棣:這就尷尬了!

朱高熾:我委屈,但是我不說!

朱高煦在天幕出現之前,他是一直相信父親的大餅的,要不然也不會死皮賴臉不肯就藩。可大哥的廟號都出來了,他也就知道自己沒有等來這個大餅了。

“嗯~朱高煦吧,確實是一員猛將,但也就是一員猛將,但個人是覺得他遠不如他爹永樂大帝,就不要說效仿唐太宗了。這貨後來也學他爹造侄子的反,但他侄子卻不是建文帝那個青銅。”

“同樣是侄子,建文帝對他叔燕王兵敗如山倒,百萬雄兵如草芥;宣宗平他叔朱高煦,so easy!啊,抱歉近來廣告看多了,廣告詞都禿嚕出來了。”

天幕下的人雖然少有懂英文的,但聽著主播的語氣也能猜到了。這朱高煦沒乾過他侄兒明宣宗。

“天幸,天幸,天幸仁宗活過了他爹朱棣,讓大明百姓躲過了朱高煦這一劫。因為這個朱高煦啊和前麵提到的他那幾個叔叔一樣,也不是好東西。少年時和其他兄弟在南京讀書,與晉王之子朱濟熿、周王之子朱有爋因言行輕佻,就讓朱元璋不喜。”

尚在雲南的周王和永樂朝的周王馬上留意到了自己的兒子朱有爋,決心要對這個兒子嚴加管教。現在的周王已經不是以前的周王了,因為天幕對他的稱讚,周王對名垂千史這件事意外的熾熱,自然不許自己兒子敗壞他的名聲。

“老朱駕崩時,建文帝不許他的叔叔們奔喪,所以藩王們是派兒子入京奔喪,朱高熾三兄弟也是因此被扣留在京中為質。朱高煦的舅舅徐輝祖覺得朱高煦品行不端,私下提點他,結果朱高煦不聽就罷了,還偷走了舅舅的愛馬,回北平途中經常擊殺官民,讓燕王都為人所恨的地步。”

“靖難後,朱高煦得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支持謀立太子,但因世子朱高熾仁賢得人心,又是老朱立的燕王世子,朱棣最終還是立了朱高熾。”

永樂朝朱棣已經立了朱高熾,本要朱高熙就藩。然因朱高煦不甘心就藩,加上天幕之故,尚未離開南京。

“太子之位已定,但朱高煦並不甘心,常以唐太宗自比,向朱棣索取天策衛為護衛。這……真是我見過最不要臉的碰瓷。彆說軍功,朱高煦遠不如唐太宗,僅品行,與太宗就是兩個極端。”

“唐太宗以君為舟,百姓為民,可以說是古代最看重百姓的聖君,朱高熙卻依仗戰功恃功驕縱,多行不法之舉。同樣是兄弟之爭,太宗在玄武門政變前不曾以卑劣之舉陰謀陷害過太子,但朱高煦卻收買朱棣左右,挑撥是非,陷害太子,致使解縉冤死、黃淮入獄。”

“明主,即便是要爭上位,也多不屑於製造冤獄的小道,更喜歡直擊要害。”

“最典型的就是唐太宗,殺兄弑弟,夠辣手了吧?可他對太子舊人卻十分優容。這才是君主的果決和氣度,對李建成、李元吉狠,是為了最快穩定局麵,讓太子黨徹底絕了死灰複燃的念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