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注4】’這首《破陣子》道出了辛棄疾一生的心酸,學了滿身武藝,想要報效國家,驅逐韃虜,最後卻隻能醉心文學坐等白發生。”
“可這首《破陣子》又何嘗是辛棄疾一人的心酸,他也是趙宋全體有誌抱國的武將寫照啊!”
宋朝有誌報國的武將皆是默然。
“趙宋我們後麵細說,繼續說西漢。唐時,詩人戎昱借古諷今,作《詠史》又名《和蕃》一詩:‘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肅宗朝因天幕出現後,“帝王係統”選擇了唐肅宗,在父子爭權時,李亨占據了更多優勢,也因此朝廷平亂的動作快了許多。加上前陣子天幕說了許多太宗的事情,唐軍士氣大漲。相較於曆史上那場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眼下才第三年卻唐軍便已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少年戎昱的家鄉荊州眼下相對太平,故此能安心讀書聽天幕。聽到自己的名字,少年戎昱高興道:“阿耶,天幕上說我呢!”
“你怎就知道是說你?”戎父笑道,其實心中也覺得是自己兒子。畢竟戎昱不容易重名,又是李唐王朝的詩人,而兒子從小就好詩文。想來那唐憲宗是當今之後的帝王吧!
“逢唐憲宗召集大臣廷議邊塞政策,許多大臣秉持著反正不是我嫁的心思,多持和親之論。唐憲宗於朝堂上念出此詩,大臣們才不再說和親之事。”
“可憐天妒英才,這世上有那麼多昏而不死的昏君奸佞,卻偏偏總是早早帶走不該帶走的人。自此之後,漢武帝再與他的雙璧重聚就是茂陵了。沒有了霍去病、衛青的餘生,漢武帝漢武帝不再是那個英明的雄主,更像是一個皇權操控著的怪物。”
“詩借漢說唐,但於我們而言,自然是說漢又是說唐。社稷依明主,明主卻也需要文臣武將來輔佐。故沒有雄主明君會不喜歡雙璧這樣的神將,然可以從奴隸中扒拉出兩個神將的卻隻有漢武帝。”
“沒漢武帝就沒大漢雙璧,而沒大漢雙璧,或許漢武帝也無法與秦始皇、唐太宗並列帝王榜前三,擁有‘他的國號成為了一個偉大民族千年的烙印,他的存在確立了一個種族站立於世界之巔的自信,他的行為保證了一個國家至高無上的尊嚴’這樣的至高評價。”
“大漢不是朕立的國號嗎?”劉邦不滿道。
劉徹原本還在生氣,聽到這個評價,卻也忍不住血脈賁張。
“君與臣從來是相互成就,就如貞觀之治離不開唐太宗,但貞觀群臣亦是不可或缺。大漢雙璧和千古一帝漢武帝就像魚和水,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存在。除了漢武帝再也沒有人敢重用兩個奴隸出身的年輕人,而除了大漢雙璧,漢武帝也再扒拉不出一個可以實現他所有戰略設想的大將。”
“然世間萬物大至王朝,小至一族一家,都免不得盛極而衰。衛氏外戚如此,大漢亦是如此。霍去病和衛青的相繼離世後,標誌著衛氏一族的衰落,而曾經隨著兩人的成長逐漸走高的大漢帝國也開始走下坡路,直到中興之君漢宣帝的出現才將他再次帶上高峰。”
“衛氏逐漸退出朝堂,而李氏外戚就在這時崛起。這兩家外戚的沉浮和交替,神奇的將漢武帝的一生分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霍去病死了,衛青死了,漢武帝還沒死,但他仿佛已經將自己的腦子隨衛霍一起提前葬進了茂陵。”
方才的激動與興奮瞬間如潮水般退去,劉徹的臉忽青忽白。這天幕真是讓人一時喜一時悲。
“曾經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仿佛被奪舍了一般,活下來的已經是一個被宦官、酷吏牽著鼻子走,窮兵黷武將大漢百姓逼上起義謀反之路的暴君。”
“衛青死後約莫兩年,李夫人為漢武帝生下了第五子,即昌邑王劉髆。李夫人生子後不久便纏綿病榻病逝,推測是與生育有關的後遺症。”
“李夫人是個非常善於把握男人心思的女人,其臨死前,漢武帝前去探視,李夫人用被子蒙住頭不肯相見。但是男人嘛,都是賤胚子,李夫人越不讓見,漢武帝就越想見,甚至拋出了加贈千金賞賜,給予李家兄弟尊貴的官職的承諾。”
“然漢武帝越是如此,李夫人越是不願讓他見,直接將漢武帝氣走了。漢武帝走後,李夫人的姐妹責問李夫人為何觸怒陛下。李夫人的回答是自己原是卑賤之軀,以色侍人。若是皇帝陛下見了她如今憔悴的病容,定然會厭惡她,就不會憐憫錄用她的兄弟了。”
“可以說將男人的心思把握的牢牢的,完全算到了漢武帝的所有反應,而漢武帝之後的反應顯然也全然在李夫人的算計之中。我最早看到李夫人這段是覺得李夫人好聰明,但後來看到李氏家族的事情——呸,妖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