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化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這是沐茗在《靈魂擺渡》的開篇故事“444號便利店”完成後,開始繼續新故事時的感受。
第一場的德國隊比賽驗證了結果與沐茗的記憶沒有偏差,所以他也就不再把精力放到賭球上了。畢竟賭球也就這一次了,他人生未來真正的重心,還是要寫書進軍影視圈。
《靈魂擺渡》的劇情,大致就是作為靈魂擺渡人的趙吏和九天玄女婭,把魔神蚩尤封印進了一個嬰兒的眼睛裡,並給這個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夏冬青。長大後的夏冬青,先後按照安排認識了趙吏和玄女,一路達鬼魂之願,解生靈之困,最後一起除掉體內的魔神這樣的一個故事。
原作總共三季,排除掉為了過審的兩集後,一共是三十五個故事。沐茗並沒有按照原來的劇情順序把所有的故事都寫出來,一是部分不太精彩的故事被忘掉了,還有就是有一部分故事沐茗並不太喜歡。
《靈魂擺渡》的原作確實不錯,不管是主角的人設配置,還是劇情的邏輯,都沒有太大的硬傷。但實事求是的講,劇裡的bug還是不少的。
比如沐茗特彆看不懂的,就是整部劇的體係架構,到底是佛教的體係還是道教的體係。
比如在第一季,作為靈魂擺渡人的趙吏提過孟婆湯,表示隻要喝了孟婆湯,“前塵往事,一筆勾銷”,這明顯就是道教的“隻求今世,不修來生”的思想。
可在第二季的《鬼妻》裡,趙吏又要求轉世後的男生,去償還前世的妻子。這很明顯就是佛家常說的“今世因,來世果,有因必果”的思想。
雖然中華神話的神靈體係確實繁雜,並且經受了儒釋道三家的共同影響。但是沐茗覺得,作為一個故事,還是應該有一個固定的背景體係比較好。
所以,沐茗從原來的三十五個故事裡,抽選出了十二個,作為自己改編後的《靈魂擺渡》的劇情。又從中選出了五個劇情精彩又適合簡化的故事,作為自己“微博宣傳版”的作品。
開篇的第一個故事名為“444號便利店”,主要作用就是引出三個主角,故事性不太強。沐茗考慮了良久,最終還是決定把這段先寫出來。畢竟沒有這樣一個前言似的劇情,後麵再介紹人物就很麻煩了。
原作幾十分鐘的劇情,被沐茗簡化到了一千三百來個字,分成三段,每天一段的上傳到微博上。這也是沐茗之前計劃好的,一個故事分成三到五段,每天一段,總共能更新將近一個月。
嗯——要是一個月還不能吸引到注意,沐茗還準備了一個大招。再失敗,那他就隻能考慮換新書了。
第一個故事確實不太吸引人,三天沐茗的微博賬號也不過就幾十個關注。要知道這可是微博極速火熱的一零年,連條狗都能有個幾萬粉絲。
按沐茗之前的打算,第二個故事是想選《色誡》,就是一個姑娘靠著神靈整容的故事。正好這一段時間輿論開始關注整容的話題,而且名字也和前兩年那部話題度極高的電影相似,算是蹭兩撥熱點。
不過這兩天考慮再三,沐茗決定把原本準備放到實體書版本裡的《鬼上床》給拿出來,作為“微博宣傳版”第二個故事。
《鬼上床》是《靈魂擺渡》第一季裡沐茗最喜歡的一個故事,也是前世網劇播出後,觀眾普遍反映第一季最好的一個故事。即使是加上之後的第二季、第三季,也能排得上前三。
呃,前二是《長生》和《舊事》,沒辦法,這兩個故事把整部劇都給拉高了一個逼格。
按沐茗的理解,《靈魂擺渡》能吸引人的無非就是三個方麵:主角三人組的任意CP和日常嘴炮互懟;基於現實的腦洞精彩劇情;恰到好處又讓人念念不忘的文藝念白。
限於故事簡化的要求,第一點是沒辦法展現出來的。但是後麵的兩個方麵,《鬼上床》這個故事無疑做的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