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這個之前說過。
然後是號稱曆史傳奇大劇的。從09年就開始進行聲勢浩大的人物海選,為了影片質量推翻了三次搭建的鴻門,曆時三年,導演陸瑏要打造華語影史從未有過的傳奇史詩。
這電影製作加宣發加延期務工,總成本在一億以上。最終票房報收七千萬,豆瓣評分5.3。
關鍵是,陸瑏在隨後的采訪裡表示,票房成績好壞沒有關係,對於一個年輕導演沒有失敗隻有經驗。
不知道他說這話的時候,有沒有好好的看看投資人的臉色。陳可新拍,小虧一筆急的要撞牆;陸導虧了七千萬,表示這是在給自己攢經驗。嗯,很有想法。
順便一提,在“虞姬”的人物海選裡,古美娜和迪熱巴都有參加,然後都被淘汰了。
第三部電影就是馮導的。每年這個時候都固定的送上一部“馮氏喜劇”的馮導,今年想有點追求,所以拿出了這部現實曆史題材的電影。
其實單從票房或者拍的好壞來評價這類現實題材電影的話,都未免有些偏頗。至少對於一些對近代史知之不多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是通過這部電影才知道,那個年代的混亂,遠不止戰爭那麼簡單。
總之,三部華語電影的成績都比較慘。反倒是外來者,比如李桉的,國內票房5.7億,暫列本年度票房第四名。
事實上,在前三名裡,有兩部電影都是好萊塢出產。一部是重置3D版的,一部是年初上映的。隻有一部,給華語電影保住了一點麵子。
所以說,也不怪完美影視不敢涉足電影行業,看起來年年都在擴大的電影市場,排名在前的總是好萊塢的電影,和國產電影的發展都關係不大。
基於這種考慮,儘管曆儘最近這些鬨心的電影之後,觀眾們繼續一部喜劇來安慰一下自己,但媒體仍然對不怎麼看好。
相反,他們認為今年賀歲檔票房的爆發點,應該是晚於其一周上映的,大哥成的新作。
雖然大哥成這兩年的影片質量有所下降,題材也大多都是偏向嚴肅的內容。但是隻要回歸動作喜劇的路線,觀眾們還是很樂意去看看的。
再加上還有著“大哥成第101部電影”,以及自稱“最後一部打鬥激烈的電影”的噱頭,受到的關注度明顯比要高多了。
當然了,要是單單就是誇獎一下大哥成的新電影成績不錯也沒什麼意思,所以不少媒體開始慢慢的把話題引導到了,作為賀歲檔最受期待的兩部喜劇電影,到底誰更優秀一些。
這個話題引導出來以後,大家才發現,其實這兩部電影還是有不少的相似之處的。比如都是賀歲喜劇,都是大部分劇情發生在國外,都有不少驚險的追車場麵和動作場景。
而且,都是導演自編、自導、自演。一邊是一代人少年回憶的功夫巨星,一邊是近幾年知名度很高的喜劇搭檔。
這麼一對比,好像兩個電影真的可以有點競爭的意思啊。
實在來說,這種的強湊的對比根本沒什麼意義。一個功夫喜劇,一個公路喜劇,從本質上就完全不同。不過作為出品方,不論是徐征這邊還是大哥成那邊都不會去糾正這個錯誤,沒有這樣的對比,哪來的關注度嘛。
至於類型不同的說辭,完全可以等到票房成績失利以後,再拿出來當借口。
總之,不管是看好還是不看好,所有人都還是對其充滿了期待。也正因為此,完美影視臨時在上映前增加了三十場的點映場。而首映式,也定在了十二月九號那天,在中影國際影城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