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沐茗皺眉問道:“什麼叫不考慮以後?”
杜楊歎口氣:“我之前和諶榮聊過一次,完美影視內部一直對涉足電影的決議有分歧。他們更看好,對他們來說已經穩定的電視劇市場。諶榮說,決策層有些人對電影的態度,屬於撈一筆就跑。所以說,你指望他們去考慮以後,從思路上就是錯的。”
“這些人有問題吧?”這言論簡直是不可思議,離譜程度大致等同他之前聽說華藝搞“去電影化”一樣。
“國內的電影市場份額每年都在擴大,單部電影票房越來越高,他們反倒還不看重這個市場了?”沐茗道。
“彆忘了,電視劇的市場也在擴大,而且增速絲毫不比電影慢。”杜楊提醒沐茗道。
“但電影和電視劇的影響力沒有可比性啊!”
“對,但是電影和電視劇的風險程度也沒有可比性。”
去年的,上映前完美影視對票房的預測是六千萬到八千萬左右,結果票房意外的大爆,狂攬近四億票房。完美影視在慶賀的同時,也開始對電影市場這種難以預期的情況有所抵觸。
畢竟,這次運氣好,一千萬換了四個億;萬一下次運氣差,一個億換了一千萬,誰能說得準呢。
相比之下,收益穩定可預期,虧也不會虧的太多的電視劇,無疑更符合大公司對穩定性的要求。畢竟,完美的主業始終都是遊戲,對影視方麵沒什麼太大的追求。
這個解釋,讓沐茗愣了半天,終究是難以反駁。
電影市場確實不可預期性太大,即使是華藝、光線,也年年年都有大虧的爛片出現;即使是被沐茗一直懷疑是同為重生者的陳祉希,也有這種叫好不叫座的“虧本生意”。
沐茗要是沒有多出來的七年記憶,估計也得在電視劇的領域發展個五六年,有了立足之地,再去考慮電影的事。
哦,不對,要是沒有這七年的記憶,他這會應該還在宿舍跟幾個同學光著膀子打遊戲呢。
“算了。”沐茗無奈的搖搖頭:“反正就這一次了。杜楊姐,以後電影相關的業務,就彆找完美合作了。”就衝他們這些沒追求的決策層,再送他們三個也沒用。
“對了,咱們用不用也發個支持修改分賬比例的聲明?”杜楊問沐茗道。立場決定態度,水木肯定是要支持五大的。隻不過以水木現在的規模,站不站隊的,也沒什麼人在乎。
“發吧。”沐茗思索了幾秒,攤手道:“就用官博發一個,這種事嘛,混個臉熟,表個態度總是好的。”
就好像哪怕你是個撲街,也得努力的做一個讓編輯眼熟的撲街一樣。
···········
期待的時間來的過的總是很快,轉眼之間11月就隨著北方最後的一絲溫暖一起消散,進入了12月。得益於徐征這段時間瘋狂的刷屏,不少主流娛樂媒體也都注意到了馬上要有一部中等製作的喜劇要上映了。
一部影片上映之前,各路媒體總是會有這各種預測,這次也不例外。綜合來看,認為會失敗的人數和認為它會成功的都不算多,大多數的觀點是中間值——不會虧本,但也不會有什麼太好的表現。
不是媒體們悲觀,實在是這之前半個月的華語大片表現出來的成績太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