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之前預想一般,果然“不負眾望”,上映首周近內地票房就高達六億。顯然,不少觀眾對於當初那些再熒幕上肆意妄為的大恐龍們還是很有感情的。
而且口碑和評分也都還好,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都算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好萊塢大片,顯然最終的票房超過十億不用擔心。
不過,也僅僅就是如此了。雖然票房成績很高,但是熱度和討論度並不算高。尤其是與兩個前輩和的那種鋪天蓋地的氣勢相比,差了好多。
阿裡還特意邀請斯皮爾伯格來了一趟中國,除了宣傳電影之外,還宣布了和斯皮爾伯格以及好萊塢進行深度合作的消息。
這兩個活動,前者是為了拉動票房,後者是為了拉動股價。
可惜,觀眾對於前一個目的並不是太買賬。
斯皮爾伯格確實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好萊塢導演,也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幾位電影大師之一。不過,他的黃金年代畢竟離這一批的觀眾群體遠了一些。而且說實話,以斯皮爾伯格的水準而言,也真的隻能說是一部平庸的“情懷之作”。
倒是後一個目的完成的比較好。阿裡影業在宣布了把淘票票整合進影業公司,和斯皮爾伯格的合作,還有投資包括在內的多部好萊塢大片之後,阿裡影業的股價應聲高漲。
之前,剛成立的阿裡影業的市值不過百億。後來隨著阿裡總部注資,香江獨立上市之後,擴展到了四百五十多億。而再加上這一波操作,如今阿裡影業的市值已經突破了六百億。
阿裡影業和沐茗沒什麼關係,不過倒是和沐茗的小錢包有點關係。當初他也收購了一些阿裡影業的股份,可惜因為入場太晚,隻有幾千萬的一些零零散散的小股份罷了。
借著幾次阿裡影業的股價增值,沐茗的這點小資產也翻了一番,算是擴充了一下個人資產的小金庫。
反正除了電影、電視劇這些文化作品之外,沐茗也沒什麼能玩得轉的投資了。而這些新型的影視公司不需要記憶,也能看得出來肯定會大漲,所以沐茗把自己個人的一些資產都買了這幾家的股份。
也沒指望能買出個股東,完全就是為了投資增值。翻賬隻要看得準,股價肯定比房價長得是要快的多了。
電影方麵平淡無奇,影視劇方麵倒是爆款連連。
6月12號,萬眾矚目、無數粉絲期待了一整年的終於上線了。
先導集一上線,就憑借“上交國家的牛頭”刷爆了網絡。緊接著正式開始的第一集,又憑借新英雄“毛絨玩具——屍蟞”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
觀眾們紛紛讚歎,原本以為這部劇拍出來會很恐怖、很驚悚,萬一嚇到小朋友們怎麼辦。沒想到製片方這麼體貼,直接就給拍成了“青少版”,非常適宜廣大觀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據稱,為了表示對製片方的感謝。大量的“熱心”觀眾和原著粉絲已經紛紛準備開始眾籌,把編劇找個坑埋起來,然後再挖出來上交給國家。
雖然差評聲不斷,但是28億的播放量在那擺著,證明有不少觀眾就是“口嫌體正直”,一邊罵,還要一邊看完。所以說,製片方根本就不在意,差評算什麼,能圈到錢不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