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信這會最高興的應該是天下霸唱和的幾個版權方。拍的再差又能怎麼樣,反正有墊底。
所以說,近兩年出現的“好劇”,或許是本身的品質出色;但是絕大部分的“神劇”,基本上都是對比出來的。
比如說同期開播的,由水木和東陽正午聯合出品,胡戈、王愷、趙儷穎主演的,就在自身的高水準以及的對比下,才剛剛上線,就被封為是“職場神劇”。
的故事其實挺簡單的,男主是個圍棋天才,可以說除了為期什麼也不會。在職業選手考核落選以後,無奈隻能進入一家貿易公司從實習生做起。
之後的劇情,就是男主是怎麼從一個連複印機都不會用的“菜鳥小白實習生”,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正式員工。
是的,男主的最終理想也不過就是轉正而已,和其它國產劇裡動不動就成為“行業楷模”、跳槽永遠是在CBD的核心區域裡轉悠的主角相比,簡直low爆了。
不過,就是這麼一部看起來有些平淡的電視劇,卻被所有看過的觀眾都稱作是工薪階層的“職場新人教科書”。
尤其是最近正好趕上了畢業季,又有數百萬的應屆畢業生湧入了職場生涯。在麵對和校園生活完全不同職場社會,以及各式各樣的新問題的情況下,簡直是出現的恰到好處。
不過,儘管有著水木影視的質量保障,又有一種高人氣、高熱度的演員加盟,但是的熱度和收視率都隻能算是優秀,有點對不起它的逆天口碑。
沒辦法,這部劇的手中群體還是太窄了一些,作為暑期收視主力的少年顯然還get不到這部劇的內涵;而作為常規收視主力的老人,也少有會對這種題材感興趣的。
真正能夠喜歡並且深有感觸的,大多是那些應屆的畢業生以及剛剛工作了幾年的職場新人們。
六月份開播的兩部劇,一部流量爆款卻差評如潮,一部口碑逆天卻受眾較小,所以真正占據了討論熱度的,依然是此前開播的。
這部劇最初上線的時候,觀眾們熱衷的大多都是演員的出色演技、電影級的畫麵品質、還有取材自現實案件的驚奇感。
不過從第八集開始,作為全片主線的“白銀案”上線之後,對於劇情的討論量明顯增多了起來。並且隨著劇情的進行,觀眾對於“白銀案”的關心程度也在逐漸提升,這一塵封十幾年的案件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裡。
這股熱情的高峰,在的最後一集播出後徹底爆發了。最後的劇情中,男主李銀白知道了一種名為“Y—染色體對比探測”的新興技術,可以通過對“同一組群性染色體一致性”,來鎖定個體。也就是說,這一次,可以找到那個隱藏了十幾年的凶手了。
然而,關注過“白銀案”的觀眾都知道,這個案子到現在為止都還處於“未解懸案”的狀態。所以不少觀眾從中間部分就開始好奇,電視劇的最後將如何結局。
這個疑問很快有了解答,最後一集的最後一個鏡頭,停在了一個非常微妙的節點上。
一個分屏鏡頭,一邊是老刑警孫援朝手裡握著對講機,靜靜的等待著來自幾十年後最新科技的判定結果;而另一邊,則是李銀白從實驗室人員手裡,接過了最終的比對結果。
至此,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