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 47 章(2 / 2)

冬至過後,山穀中辦了第一場喜宴。尊敬的範津老師,在二十三歲這年,娶了葛木匠家的十七歲大女兒為妻。範津的結婚典禮,辦得不倫不類。

這個時空的結婚製度沿用西周時的三大原則,即一夫一妻製、同姓不婚、父母之命。一妻指的是法定妻子隻有一個,可以有妾婢。同姓不婚,既有血緣倫理方麵的原因,也有生育遺傳方麵的原因,還有宗法政治方麵的原因。統治階級以宗法製度統治天下,是希望利用婚姻關係的紐帶,達到聯合異姓貴族增強統治力量的目的。在宗法製下,子女的婚姻大事必須由父母家長來決定,並通過媒人的中介來完成,否則即是非禮非法,稱為“淫奔”,必不為宗族和社會所承認。

婚姻關係的確立很繁瑣,必須經過六禮的程序。婚姻關係的解除,婦有七去,三不去。這些限製性條件反映了古代禮製中具有人道精神的一麵。

按照正常思維,範津的婚禮就應該按照當時風俗製度完成,但這個範津思維活躍了點,他去求見鄭鈺銘和楚朝輝,要求按照百慕國風俗完婚。範津的理由是,他的主人是百慕國的人,他也應該是百慕國的子民。

鄭鈺銘聽完範津的請求,當成就驚住了。先不說沒有百慕這個國家,即使有,範津這樣的表態後麵意味深遠啊,範津是吳國人,但他不想做吳國人,要做百慕人,這表明他隻認鄭楚兩人,上升到政治,就是明晃晃的叛國。這時候的人們的國家觀念不強,可還是有的。

“你為什麼要做百慕人?”楚朝輝摸著下巴,一臉笑意。

“稟大人,津覺得做百慕人更像人!”範津這是切身體會,原來的藝人生涯,不要說有尊嚴,更多是屈辱,而且生命都沒有保障。來山穀後,鄭楚兩人隻是製定規章製度,一切按照規章製度來辦事,奴隸違法了,照規章處罰。兩人從不以自己喜惡來對待他們,範津模糊覺得,鄭楚兩人的做法,可能就是百慕國對待子民的做法,生活在這樣有章可循的製度下,範津覺得安全,自在。

“更像人?”鄭鈺銘重新打量這個半調子老師,範津說出這話,難道是在他們兩人晚上授客時,潛移默化,提高範津思想覺悟了?

“津從十二歲以後,就跟藝人師傅四處賣藝討生活,剛開始學藝不精,生活困頓,技藝高超後,經常給貴族大人表演,賞賜多了,卻沒了生命保障。”範津說著說著眼睛就紅了。“我一個踩高空的師弟,表演時失手從高梯上掉下來,宴會主人當場發怒,認為我那師弟丟了他的麵子,命令家仆把我那師弟打得半死,可憐那師弟才十六歲,疼了一天一夜就斷了氣。”

鄭鈺銘和楚朝輝對看一眼,兩人沉默不語。

“津被流放,也很無辜,那貴族本來就是染上風寒才死去的,貴族家人卻硬說是津的罪過。”那時的範津,感覺自己就是隻螞蟻,是可以被貴族隨便捏的。

“範津,我們是不可能回到百慕國去了,你要做百慕國人,也隻能在心裡做。”鄭鈺銘告誡範津,範津這話要被達城貴族知道,魏慎立刻會懷疑他們居心叵測。

“小人知道!”範津抹著眼睛,心中高興自己被主家真正接受。“請兩位大人為小人按照百慕國風俗舉辦婚禮。”

“我們那的婚禮習俗和這裡很不一樣,你的丈人葛木匠有沒有意見?”

“沒有,小人是和嶽父大人商量過,才來請求的。”

“等晚上我們把百慕國結婚步驟寫出來,你要覺得合適,就按照這個步驟舉辦。”鄭鈺銘抓了抓頭,這步驟是寫西式還是寫中式的?

鄭鈺銘和楚朝輝都沒結過婚,當天晚上,兩人商量了半天,二十一世紀西式和中式婚禮形式揉和了一下,一個舶來品婚禮形式在這個大陸誕生,這種婚禮方式在以後成為主流。多少年後,考古專家對大秦末年婚禮舉辦形式突然發生巨大改變疑惑不解,各種見解繁多,一直爭論不休,這個論題養活了很大一批學者和專家。

作者有話要說:最後一段如下:

鄭鈺銘和楚朝輝都沒結過婚,當天晚上,兩人商量了半天,二十一世紀西式和中式婚禮形式揉和了一下,一個舶來品婚禮形式在這個大陸誕生,這種婚禮方式在以後成為主流。多少年後,考古專家對大秦末年婚禮舉辦形式突然發生巨大改變疑惑不解,各種見解繁多,一直爭論不休,這個論題養活了很大一批學者和專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